01 過年是農村大人小孩盼望已久的事情,大人們可以放下一年到頭忙不完的農活,好好地休息幾天,串串門子聊聊天。 對孩子來說,最吸引他們的莫過於不用上學,可以盡情和同伴們瘋玩,並且可以天天吃好的,至於穿新衣、放鞭炮倒還在其次。 02 臘八節已過,小年如約而來,春節的腳步更近了,年味也愈加濃烈,火紅的燈籠,喜慶的福字,春節前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趕年集和貼春聯。 臘月二十七是我們橋頭鎮上每年最後一個集,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年集,人們一般都在這天到集上集中採辦年貨,一路上看見趕集的人川流不息,人山人海,老頭老太太也穿得精神抖擻,手裏提著一個籃子,每到一個攤位前,都經過一番激烈、持久的討價還價,最後因為少花了幾毛錢的勝利而告終。 年三十下午到村子裏轉一圈,發現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嶄新、紅豔、耀眼,整個村莊都彌漫著迎接新年的喜慶氣氛。 03 按照老家的習俗,三十晚上要守歲,初一早上去拜年。 農村平常吃飯可以馬馬虎虎,但年夜飯絕對是豐盛的,這是真正意義上一家人放鬆的時刻、團聚的時刻。 這時候每家的飯桌上會有雞、魚等豐盛的年夜飯,寓意新年大吉大利,年年有餘。 全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談古論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這是一幅多麼溫馨的場景。 04 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給其碗裏夾的那一筷菜,就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的開始,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和餃子…… 05 春節時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讓我們充分享受到精神和物質的豐盛大餐,憧憬到了人生更美好的明天.。 因為春節就是團圓大放送、親情大放送、快樂大放送、休閒大放送、禮孝大放送、感恩大放送、成就大放送等,春節使我們感到了特別溫暖,感到人與社會特別的融合。 春節是我們找到歸宿感和成就感最好的載體,是生命的禮贊和節日,我們因春節而更榮耀,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