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芬格勒對於這項具開創性的研究,仍給予高度肯定。他表示:「考艾島研究揭露了,人們在最困難的條件中還能保持健康態度的基本因素。」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犯罪學家的勒舍也抱持同樣看法。他特別感興趣的是,究竟是什麼因素讓生長環境較差的孩子,不致像家中其他成員那樣週期性地進出監獄? 勒舍認為:「『關係』是人生中最大的保護。」相較於日後與父母同樣沉淪的孩子,考艾島上那些強韌的孩子擁有一項其他孩子沒有的東西,那就是他們至少有一位支持者。這位支持者不僅關愛、照顧他們,回應他們的需求,為他們設限,還會為他們指引方向公司秘書。 比爾.柯林頓幼年時期也有過這種關係親密的支持者。在母親嫁給那可怕的繼父之前,他在祖父母的疼愛下長大。他的母親雖然柔弱,也是他可以信賴的支持者之一。她憑藉自己僅有的力量支持他,還與他共同尋求脫離繼父這個暴君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了,自己能信賴的並非只有祖父母anti aging。 治療教育學家莫妮卡.舒曼(Monika Schumann)強調:「即使只有一條緊密的連結,還是足以勝過許多負面因素的影響,而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機會。」 支持者並非一定是母親、父親、祖母或祖父。某位阿姨、老師或鄰居,同樣可以扮演這個角色。「重要的是,用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舒曼表示,「某人必須賦予孩子溫暖和安全的感覺、認同孩子的進步,擁有提攜孩子的能力,不按照成績和品行,給予孩子同樣的關愛。這些會讓一個人的生命變得強韌。」 考艾島上,取得正向發展的兒童,多半是家中的長子、長女,或是沒有什麼兄弟姊妹的孩子,這點並不令人意外。其中又以那些必須和兄弟姊妹分享父母關愛之前,自己已經滿兩歲的孩子狀況最佳通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