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昨日發生關公事件,將「Canon EOS 80D」寫錯成「Nikon EOS 80D」,由於是報紙,一印一出街,就米已成炊,發現後,經濟日報的網上版本已立即更正及發出更正啟事。事件發酵,就成了一件是日熱鬧的抽水趣事,不論Nikon還是Canon,都在互相抽水,大收免費又有效的二次宣傳效果,實在是錯有錯著,預想不到,由一件誤事變成好事,你話,今時今日網絡世界,關公是幾咁重要! 有業內人士認為:「呢個的確係大錯,但亦只有前線嘅人,先知發生咩事。而家好多傳媒嘅管理層都好x街,唔肯請人,淨係識指手劃腳,最後網又好,紙又好,編又好,影又好,乜叉都係前線記者一條友做晒。一個人打四份工,唔出錯就奇。記者都係人,都會攰。」Source: http://photo.popart.hk/newweb/archives/35676 今時今日,只要你是打工仔,聽到有人罵高層,說這些「政治正確」的話,你除了叫爽,認同之外,難道會站在客觀那邊,被人扣上左膠的帽子? 客觀咁睇: 身處新媒體時代,對一專多能的人材是特別渴求的,如上面而言,點解今日做記者,要周身刀,乜都做先?這是網絡時代的現實需要,快是基本的,仲要有「既靚又正」這兩個原素,唔係點同人競爭?今時今日的媒體公司,除了傳統的對手,仲有潜伏在網海上,神出鬼沒的異軍在出其不意地步步進擊。 快靚正呢D野,如果請多一打半打人就可以解決,D腦細晨早做左啦,錢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呢D成本野,D腦細手指都無需伸出,心算都計到。 這是一個無心之失(除非唔係),特別是在印刷媒體這一行。 既然事件已發生,總得有人走出來負責一下吧? 炒左個出錯的員工?痴L線!如果一次出錯,可以換來日後的小心和改進,這對員工和公司而言都是有價值的;出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吸取教訓的機會,然後繼續接二連三咁錯。 呢個時候,當然是大人物出場的時候,作為一名稱職負責的上司,當然要挺胸站出來,振臂一呼,為下屬擋風雨;所謂閒時所有榮耀功勞盡歸上司,那關鍵時刻為下屬擋點風雨,也是職責所在!何況這是相對的,如果唔係?下屬又點為你盡心盡力博殺? 想當年,在某印刷公司做in-house Graphic Designer時,壓力非常大,特別轉出稿件去印刷時,因為一開動印刷機就是成本,就是錢,一出錯就大事,而出錯的機會又非常高;試過有做設計的同事打錯粒字,作為對稿的主管又A字膊,仲對個設計師問責,最後搞到個設計師閃電辭職。 在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這點錯誤老是常出現,關公亦巧忙忙,其實就好小事,今日就讓它大放異彩,俾人食下花生,抽下水,皆大歡喜,正面咁睇,仲係免費而有奇效的宣傳添! 今日事今日了,都唔好L得閒去記住,明天仲有好多精彩嘅事,急不及待排隊等著發生,唔該借過,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