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臂式建築 建築物一樓鄰馬路邊的樓板懸空,這種建築稱為懸臂式築。 懸空處沒有柱子分擔樓板重量與地震力,所以底層的耐震性通常不佳。現今仍可看到部分的舊式建築,是屬於懸臂式建築。 ▲ 懸臂式建築懸空的樓板下,通常作為遮雨騎樓或商家營業使用 臺灣1970年代以前興建的校舍,設計上著重採光、通風、師生活動空間,因此多設計為「廊外無柱」的 懸臂式建築,耐震力普遍不足。921集集地震時,中部地區這類型老舊校舍,多嚴重震損或倒塌。 ▲ 臺灣早期許多校舍多屬於懸臂式建築 ● 壁量不足 為了方便陳列商品、打造開闊的賣場空間,緊鄰街道的一樓商家常將牆壁打除,而以大片的透光玻璃替代以吸引客群,使得一樓的耐震力變差,形成軟弱底層建築。 想看更詳細的內容嗎?快到HomeMesh居家市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