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傳播,提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需求,分析了繼續教育和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從職業生涯的角度考察了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需求分析規劃,在深入了解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借鑒美國高校的經驗,英國和日本教師繼續教育的先進經驗是終身學習有效實施和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確保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教育質量。作為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者、科研引領者和社會服務的推動者,高校教師的道德水平、心理健康、專業技術、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教書育人的素質、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素養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分析我國高校教師持續教育的現狀,借鑒國外高校教師持續教育的經驗,從職業規劃的角度探討我國教師持續教育的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首先,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 (1) 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是指高校教師根據自身的主觀因素,結合高校人力資源規劃的需要,通過高校提供的教育培訓機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個人能力,實現個人職業目標與高校性別發展目標的一致性,最終實現師生雙贏,乃至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1] (二)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內涵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是以“教育創新,服務社會”為辦學宗旨,以學曆教育與非學曆教育的互補形式,進一步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區域與國際教育的合作,合作教育或項目合作的網絡教育,通過繼續教育建設知識型,應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體系。[二] 繼續教育視角下的高校教師需求分析 繼續教育是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環節。職業規劃與繼續教育相輔相成,高校教師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規科學規劃繼續教育,實現個人職業目標,提高高校教師整體素質,落實終身學習理念,取得實效..職業規劃是高校教師實現個人價值的目標,繼續教育是高校教師實現個人職業規劃目標的途徑、方法和手段。沒有實施繼續教育,就沒有完善和實現教師自身的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是高校教師終身學習權利的保障..高校教師專業技術的發展和個人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終身學習。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學習職業生涯規劃方法,加強自我認知水平,提高職業探索,提高素質修養,增強職業生涯規劃實踐能力..通過繼續教育,學習前言知識,吸取經驗教訓,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完善教師個人職業規劃,實現深化終身學習的目標..繼續教育是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保證。“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傳播,提出了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在追求國際化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只有加大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力度,注重先進科學技術的延伸和傳承,適應不斷更新的教學內容、日新月異的教育形式和日益多元的教育評價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高校教師職業規劃,高等教育才能有效匹配新形勢下各種需求的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 香港大學给提供不同科目的大學 學位課程,包括一系列涵蓋教育專業及人文學、社會科學、創意藝術與文化等學科的博士、碩士、學士學位課程。教大教研實力及學術成果等皆獲國際認可。 第三,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 (1) 教育法制不健全。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范疇,貫穿於高校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在高校職業生涯規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還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來保障高校教師的繼續教育。高校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缺乏資金支持、時間保障、政策制度支持和激勵機制。(2) 教育方式沒有多樣化。目前,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內容側重於理論知識的更新,缺乏師德修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學術研討會和大型學術講座,缺乏有效多樣的教育形式。無論是教師主導的線下教育還是網絡主導的線上教育,兩者在教育方式上都沒有有機的結合。同時,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評價方法多以紙質為主,缺乏實踐技能。在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作為高等教育人才需求主體和技術創新驅動體的企業參與。(3) 教育主體意識淡薄。全社會缺乏終身教育和繼續教育的氛圍,高校教師自身缺乏終身教育的理念和意識。無論是高校的管理者還是教師,都把繼續教育看作是一個單純的學習過程。高校教師不僅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也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承擔者。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有利於高校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利於高校的未來發展,有利於整個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 教師繼續教育的國際經驗 (一)構建“強”法體系。“繼續教育”的概念於1918年在美國正式引入。1980年,美國國會頒布了《繼續教育法》。如今,美國各級法律也明確規定,公立高等教育機構、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甚至教育研究機構必須對其教師進行定期的教學技能培訓。通過監督高校教師持續教育的發展,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管理和規劃,實現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英國的繼續教育享譽全球,有著“繼續教育之家”的美譽..繼續教育成為僅次於小學和高等教育的第三大國民教育體系..以英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出發點,先後制定了《繼續教育培訓法》等法律法規,重點提高繼續教育質量,加強高校教師培訓,明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在繼續教育管理方面的分工。德國的《職業教育法》和《繼續教育法》、墨西哥的《國家成人教育法》和日本的《終身學習振興法》都立法確立了繼續教育乃至終身教育的法律地位。(二)“本土化”教師持續教育培訓模式。1.美國模式的專業發展學校..1906年,施耐德教授提出並實施了“交替”繼續教育模式,後來發展成為經典的“合作教育”模式。今天的美國教師隊伍是以中小學為基礎的,大學教育學院與一所或多所中小學合作,整合了職前教師培訓、在職培訓和學校改革。美國采用多種形式的培訓,如教師討論交流,教師輔導制度等,通過現代教育手段提高高校教師持續教育的有效性..[4]2.聯合王國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的“校本”模式。早在1992年,英國就開始了教師繼續教育的“交替”模式。1994年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教師培訓機構,目的是提高大學教師的整體素質。英國的教師繼續教育模式是“以校為本”,國家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機構和企業等利益相關者是英國大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參與者。積極組織教師到學校和企業進行雙重學習,分別接受“教師”和“教師”的指導和實踐,發散性的參與機制使高校教師的理論和實踐得到充分提高,繼續教育是可持續發展的,高校教師的個人職業規劃目標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和完善。[5]3.德國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的“全程”模式。德國一直重視教師的全程培訓,重視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重視教育科學課程,將高等教育的教育學,心理學和專業教育納入教師培訓課程體系..在職教師顯然有責任根據相關法律條例參加繼續教育。4.日本對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的“遠程教育”方法。日本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實施“遠程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這種培訓模式的實施,使日本的教師教育呈現出全球化,同步化的狀態,使教師的發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條件..高校教師利用繼續教育培訓的“遠程教育”方式,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 第五,大學教師在中國的職業生涯規劃視野下的繼續教育 (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規范繼續教育制度。1.推進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法治進程。通過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確立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地位、目標、途徑,建立和健全推進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行政管理體制,使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軌道。加快《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法》的制定,形成專門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法律法規,對高校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權利、義務等內容進行明文規定,促使高校教師職業生涯的科學、規范、有序管理,各級主管部門、院校、繼續教育機構能夠有法可依。2.提供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經費保障。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一樣,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應當通過立法確定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來源,拓寬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高度和寬度。教育部門加大高校資金中繼續教育的比重,明確規定繼續教育經費的使用。同時,鼓勵企業、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等多種途徑支持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辦學經費。3.構建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多模式激勵機制。構建與高校教師評價機制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將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與其福利待遇關聯起來,在職稱評定、加薪等方面給予特殊照顧。創新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激勵支持形式,實行帶薪教育休假制度,給予高校教師充分的受教育保障。多模式的激勵機制使高校教師通過參與繼續教育使自身職業生涯規劃個性化、人性化、多元化。(二)推進管理部門構建,統籌繼續教育管理。1.組建專門的繼續教育管理部門。組建負責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工作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專職部門。深化在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技術、管理互動等領域的統籌安排,實現管理有道,卓有成效。2.搭建教師與管理者的交流平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專職部門與教師互聯互通的網絡平台,創新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促使教師與管理者之間的交流更有效。不僅可以利用交流平台宣傳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傳送教學計劃等信息,還可以通過收集、整理、反饋繼續教育教學過程中信息,提高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實效性。[6]3.推進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宣傳。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教師參與、高校管理者的重視和學校的制度支持,需要廣泛宣傳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因此,專門負責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引起全社會關注。並通過該部門搭建起教師和高校管理者的溝通平台,實現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中個人和組織層面的有效溝通,以此來提升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戰略性、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系統性。(三)推進教育模式創新,提供社會化的培養模式。1.“科學化”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內容。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內容的設置要體現“科學化”,也就是要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在終身教育理念下,國外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內容以大學的課程為主轉向教師教學實踐為主,注重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高校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對教師的自我探索,高校教師自身具有學曆層次高、自學能力強、問題解決思路清晰等特點,因此在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內容設計時必須立足高校教師的實際需求,力求覆蓋前沿知識,把握知識的實用性,構建包括教育學、教學心理學在內的系統性的課程設置。2.“多元化”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教學模式。高校教師是一個龐大的繼續教育知識需求群體。在職業生涯規劃視域下,高校教師階段性繼續教育應在尊重個性化發展的同時,與時俱進。大力發展電視教學、電話教學、網絡教學、移動終端平台等“多元化”現代教育技術,開展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實現時空自由、手段多樣、資源共享,以及系統開放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教學模式,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學習,進而實現自身發展和繼續教育效能的實現。3.“多方合作”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辦學手段。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辦學、會員公司協議制度、通過項目與高校開展繼續教育,搭建“多方合作”的教師繼續教育辦學平台,完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辦學條件,實現高校教師繼續教育教學改革,開啟全新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合作實效,助力高校教師職業生涯發展。[7]在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與教育技術交互作用的今天,參與繼續教育的高校教師已經從“傳統青年”向“網絡青年”轉變,繼續教育的學習資源供給從傳統的數字化、封閉化教學平台向開放、共享、動態、智能化方向轉變。職業生涯規劃視域下的高校教師繼續教育對策研究有助於充分調動高校教師的積極性,提高高校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工作穩定性和職業成就感,實現高校教師職業目標與高校發展目標的統一,明確職業發展路徑,實現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 語文教師的繼續教育發展問題 高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究 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 高中數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建設 a淺談公共基礎課數學教師教學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