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發生了一件很有趣又很糗的事情,令我想起在這美國這麼長時間來,那些我「雞同鴨講」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 我的俄羅斯同事帶了他的父母到我們辦公室visit。 同事把他不懂英語的父母,介紹給正在廚房開會的老闆認識 (沒錯!我們辦公室的會議室就是一個廚房+Dining Room!)。 我的美國老外老闆,18歲由斯洛伐克移民到美國,經常周游列國、會幾種語言 (日文、俄語、英語、斯洛伐克語),對藝術、文化、歷史,簡直是人肉版維基。 所以當然他就用一口流利俄語,跟同事父母交談了很久啦! 小女子在旁邊一角看著,心中想:「果然利害!」 然後我問他:「老闆你好野!剛才你說什麼呀?」 他就跟我說:「我建議他們去加州那個XXXX酒莊。那個是全美國其中一個最有名的酒莊,跟他說Jack London都是帶自那一個地區的,他們就對那地方大有興趣了!」 我:「下?Jack London是誰啊?」 我的同事說:「Jack London是誰你也不知道是誰?他是很有名的作家,也是大自然是研究者喔。」 老闆說出五字真言:「她不知道的!」 他補充:「Mmmh….China的人…Oh ! I mean or Hong Kong…應該不會看Jack London的書吧!」 嘩!...經過一年多的洗禮,老闆已經知道那些我是什麼會知道、什麼都不懂了。更糟的是,他已經心裡認定中國 / 香港的人一定不會這些,不會那個了! ☹ 這個神級的人肉維基老闆,在我之前的文章提過了喔! ☺ 我心想:「Jack London這家伙是誰啊?!! 」 但我還是滴著汗的說:「哈哈哈…有些中國人或香港人應該是懂的….只有我才疏學淺,不看書,才沒聽過吧! Wahahaha。。。」 我是一個多麼普通的香港女生,視野是很「亞洲化」,知道東亞人、台灣人、日本人、韓國人在幹什麼、吃什麼的;但卻一點都不「國際化」,對於西方的歷史、文化、藝術等的,真的沒有什麼了解,也沒有什麼興趣。 可是,我不是每次都會撕破自己臉,承認我不懂的。 以下都是因為在這邊一年以來我在一些「見識障礙」事件裡的奇特想法: 港女頂嘴原因 #1 這是因為中英文語言的問題啊! 我小時候沒有進到英文中學,從小到大的都只有英文課接觸英語,進了大學後對自己專科的課程是全用英語的。所以你跟我聊Business的事情,用英語來表達的,我通通都懂。 唯獨是聊到歷史、地理、文化類的東西,那些名詞,我真的不懂。 有一次同事們就聊到德國納粹,納粹的英文「Nazi」,我聽起來。。。什麼是 「啦支」啊?是普通話的「垃圾」嗎? 。。。 (加上同事的俄語口音的讀法,由「Nazi」變成了「啦支」了。) 然後,他們又開玩笑說「你連這個都不知道,你是不是人啊?」=.=... 我真的感覺超失敗的。。。T^T 然後我就會忙著解釋說,「不是我沒聽過,只是我不懂那個英文字而已啊!!」 幸好有一次他們談到法國皇帝「Napoleon」,因為讀音跟中文差不多,而且同事說他的名字跟現在一款蛋糕同名的時候,我就知道是「拿破侖」啊=.=... 但有一次他們在談論,教父這電影,他們說「Godfather」,然後講一下電影情節,那我就猜到是Godfather是指「教父」了哈哈哈!(對啊,是「猜」的而已。。。T^T) 港女頂嘴原因 #2 談到電影,我覺得很多時候我都不懂電影英文名字,是因為大部分我們去看那個電影,誰會去查那個英文名字啊? 由於中文語言關係,很多電影名字,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歐洲同事問「為什麼你沒有聽過啊?這個名字很國際化,全世界都知道的。」 外國人都不會理解,中文跟英文字、表達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同事說:「你聽過The sound of music嗎?這個名字很國際化的電影,全世界都應該是一樣的!」 我說:「我真的沒聽過啊...」然後我上網一查,原來是「仙樂飄飄處處聞 」(香港名字)=.=…嘩!差那麼遠啊!怎麼會猜對的呢?而且這個名字,在內地跟台灣也是完全不同的名字啊!=____= (同一名稱,中文翻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 同事問:「那你們中文名字是唸做什麼啊?」 我說:「中文跟英文是兩個世界的事啊!我告訴你,你也不懂是什麼意思啊.. (我心想:怎麼翻譯啊?難道你要我說Floating fairy music smelling everywhere嗎?!!!)」 港女頂嘴原因 #3 提到英文詞彙翻譯,要溝通關於那些日本事物,更令我吐血了! 有一次不知道為何,他們提到了日本武士,英文叫做「samurai」。我的歐洲同事,「不會吧?你不知道什麼是samurai?這個是全世界都一樣的名字,只有一個名稱,不會有別的啊!」 我的俄羅斯同事在隔壁冷笑我了。。。解釋了半天,然後才知道是武士。 「Samurai沙梅拉」這個讀音跟「武士」這兩個中文讀音又哪點像啊? 這些英文字根本就是日文拼音製造出來的嘛,那如果不懂日文就很難猜出來囉,對不對? 這又是另一個中文譯字跟英文完全不同的例子。我怎麼知道是武士呢? 不過我也有僥倖的時候! 提到「ninja」(讀音:揸) 時,由於讀音與中文相似,我又可以猜對這指是「忍者」啊! 哈哈哈! 我也僥倖的看過藝伎回憶錄的英文字幕版, 所以學會了「Geisha」這個字。否則你怎會學到這個英文字呢? 港女其實也沒頂嘴事件#4 但我們不可以每次都只靠猜喔,因為不是所有讀音相似就可以猜對的! 同事來自的國家是Uzbekistan,因為他們的口音, 令我只聽到「kistan」, 由於聽起來的讀音很像Pakistan,我就嚇倒了。真的是巴基斯坦嗎?因為看他怎麼樣都不像是個拉登的兄弟啊=.= 這位老兄真的夠仁慈的,不但沒有生氣,更細心的把讀音詳細的重覆一遍。 查過以後才知道是烏茲別克。。。 然後一年後,有另外一個中國內地女生過來,也像當初天真的我,問我同一個問題: 「他是來自於巴基斯坦嗎?」 哈哈! 港女頂嘴原因#5 在中國/香港,除了專科的人,很少人在本國把歷史、文學類的用英文來學習? 我活生生的在這些不同國家的老外面前,給出了第一個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無知=.=... 俄羅斯同事經常到了「雞同鴨講」的時候就取笑我說,「我覺得不是中國人的問題,只是你的問題。你不要給我問到下一個星期來的中國女生,如果她什麼都知道,那你就慘了哈哈!」 我:「好啊!我敢保證她如果不是在大學唸歷史的,或對西方歷史書痴迷的人,肯定不知道什麼是Nazi!」 回到這個話題, 當那個內地女生來了以後,我在網上問她:「你知不知道什麼是Nazi啊?」 她說:「知道!納粹啊!」 我:「下?為什麼你會知道的?」 。。。。 她:「Translation!」 我: Ohhh…. :D :D :D :D !!! 哈哈! 我迫不及待的要跟同事說: 我也好奇的試問一下她知道Jack London是誰嗎。 她問我,「不知道!是誰?」 我:「美國很有名的作家啊!」 她給了我一個答案:「 我 從 來 不 記 名 字 的!」 這時候,我心裡只想有一個表情想表達。 果然是同胞啊! ….XD (開玩笑啦!) 其實我也覺得我夠奇葩的 lol…別人以為我都很喜歡美國,肯定對美國上上下下事物都很了解。 事實是: 我不看美劇,但看韓劇、台劇。 我不聽美國音樂,我聽Kpop。 我不看美國文學、小說、電影,我從前愛看中國歷史電影、現代人物故事。 =.=… 除了哈利波特叫Harry Potter、鐵達尼叫Titanic 、墓光之城叫Twilight、蝙蝠俠叫Batman、有名的演員名字只會Leonardo和brad pitt和Juliana Jolie, 歌星有Justin Bieber、Lady Gaga、Madonna那數個比較在亞洲區有名的等等。 其他什麼XxxxYYYYzzZZZZzz我都不管的=.=… 那些搞笑事件背後, 我其實通常也會謙虛的承認自己才疏學淺。又覺得我的歐洲同事很見識廣博了,我真打從心底裡佩服他們。 有時候真覺得,身位香港人,這真的很難跟老外解釋清楚,究竟什麼事物我們會、什麼我們不會。 表面上是個國際城市的香港,但應該大概80%接觸的環境都是中文吧? 學校教會了我們專科的英文詞彙,夠考試用、寫到功課就算了,但我相信很多人的英文的進步都會僅只於此。 但關於世界,或在生活裡的東西,還是要靠我們親身去主動學習的! 來了美國後, 我的眼晴被打開了, 我的求知慾也大大提升啊! :) 若某一天我會拿起背包遊世界, 捨棄吃喝玩樂, 反而看看當地的博物館, 認識那邊的歷史人物或故事; 或者回到香港後, 就經常要到英文書, 或國家地理雜誌, 我也不足為奇啊! 出過國, 或正在外國生活的你, 會否有類似感受啊? 立刻follow 我FB專頁有更多日常 update: www.Facebook.com/BeanInMi Bean In Mi 豆豆在米國 ﭢ 港女美國工作生活日記 美國生活更多有趣照片: Follow my Instagram: BeanInMi ************************************************************** 新開設FB專頁!! Go Abroad USA 美國夢⋆文化體驗⋆探索世界 Please "like": https://www.facebook.com/GoAbroadUSA/ 我從美國回到香港後,由於是公司較少數的亞洲人/華人,所以我的美國同事們很鼓勵我回到香港後,幫助在亞洲地區對美國交流項目的推廣 ,讓多一點在亞洲地區,有夢想也有能力的人可以來體驗美國生活喔。 所以終於成立了Go Abroad USA, 要向這個目標/方向:在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幫助一些想去美國工作、生活的人找工作及申請簽證。 Go Abroad USA現正投入服務!因此,也很想到美國工作的人,可以進來看看喔。 相關文章: 偽鬼妹的鍊成術! 15個我在美國360度轉變的習慣 令東方人傻眼的米國人花錢概念 我的4件糗事帶出的4個道理: 中國人出國前的4個必要準備 我的幸運故事:我的「美國夢」 實現了! 從辭掉香港工作、到台灣旅遊、得到工作OFFER後10天趕急準備飛奔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