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出國的打算嗎? 這篇不是教你怎樣準備行李、應帶什麼、怎樣調整心態準備你的外國生活。 當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我的同事來自世界各地。我,是在公司唯一一個中國人/香港人。 當一間公司/一個部門內,不同的國藉、文化、年紀的人堆在一起,一起為由世界各地來美國工作生活的年青人服務,我們大部分話題都圍繞著不同的國家的文化。 同事經常說:「Oh! I heard that China is like XyZ@7rfu*!#....」。 (噢!我聽說中國是這樣這樣的…) 而我,經常都需要為對中國文化有不同認識的同事解答自身文化的問題。 我就想起我這一年的4件糗事,令我知道如果出國生活,打算與外國人互相認識不同文化 (如果打算只想出國去拍照看風景例外) 出國的準備原來不只行李與簽證這麼簡單。 糗事1) 中國除了「大理」還有大什麼? 上年公司聖誕Party,巧合的坐了我公司老闆的隔壁。所以當然,他就開始一連串熱情的問我關於中國的問題、以及表演講幾句中文、並表演寫我看不懂的中文字…. 老闆: 「我去過 Da XXXX (聽不清楚係 “大乜” 一個城市名)....」 我:「大什麼? 」 老闆: 「大xxxx….是在中國東北部….你不知道嗎?」 我: (想想想….中國有什麼大字金的城市呢?) 「 噢! @@.. 大…..大理嗎?….大理好像在雲南喔…」 老闆: 「不是在雲南呀, 雲南在中國西南部….大xxx在中國東北部呀, 我忘記了那個省的名字啦!」 我: 「是嗎? 應該是在雲南吧! 」 (當時我正想: 我有看還珠格格3, 所以我聽過大理…應該不會錯吧? 但其實內心超爆「淆底」我記錯的=.=….) 老闆: 「是在東北呀…那裡有個xgxgxgxg的高樓大廈…我在60年代時毛澤東時期就已經到背包客到內地去了,所以很多地方都已經去過很熟悉了。 那你應該不知道了! 那裡很有名, 我以為你是知道的。」 我: 「Oh I see..哈哈哈! 」(慘了! 我瞬間被個外國人秒殺了…L ) 老闆繼續努力地談論其他城市: 「那你知道YY嗎??」 「那你應該知道ZZ吧?…那裡有個什麼什麼…很有名的!」 我: 「我不知道呀! 哈哈哈…」 我: 「是嗎? 哈哈哈…」 真的很想贈老闆一句: 結論: 出國前,最好認清中國版圖及重要城市位置,相關英文名稱及讀音。 原來,他指的是「大連」而不是「大理」=.= 。 寬我愚昧,但我那時真的想不起來。 現代的「鬼佬」,對我們祖國的認識也不只限於北京、上海了,他們對中國的認識,有可能比香港人多喔。 糗事2) 嫦娥奔月的故事要怎樣用英文說? 上年中秋節,因為思鄉病太重,所以我很高興的跟同事說:「This is Chinese Mid-Autumn Festival! We eat mooncake and go to see the moon with family. I miss it so much! XyZ@7rfu*!#:....」 然後又很高興的跟同事分享我在China Town買的月餅。 同事問: 「Ohh that’s good! 那為什麼要吃 月餅呀? 來源故事是怎樣的?」 我呆了幾秒鐘, 心在想 「嫦娥奔月的故事要怎樣用英文說呀? 嫦娥英文是什麼呀?? 又應該怎樣解釋吳剛=.=???」 所以我就開始「亂咁吹」: 「There was a girl flying to the moon…… XyZ@7rfu*!#。」 我也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後來有一次,與男朋友家人吃中秋節飯提起這事。男友爸爸說:「來源是由以前有位將軍製造月餅來藏有秘密的紙條裡,傳遞信息的。」 結論: 出國前,最好搜查中國傳統文化及來源,及相關英文語彙。最好每個重要節日 g. 中國新年會幹嘛,吃什麼、為什麼要吃這些、代表什麼意思,都懂會用英文表達。 糗事3) 孫中山的英文怎麼說? 除了地方、文化、飲食外,外國人對中國很感興趣的會是政治或歷史。 我:「我們以前的皇帝有3000個老婆的!」 同事:「Wow, really? That’s crazy!」 …. 這樣的一個話題,就開始了提到皇帝、共產、在世界上非常知名的Mao (廣東話讀音: “矛” ; 意指毛主席)….然後 (我忘記了怎麼突然) 想提到一般外國人都不太認識的 孫中山 =.=……. 心想:「孫中山的英文是什麼啊?孫的普通話拼音是Sun….如果我把Sun唸成英文,他們會不會誤會成…」 太陽? 所以,經過解釋「嫦娥」的經驗後,我就開始用胡亂的英文開始說, 「There was a guy bringing revolution to China for democracy…. XyZ@7rfu*!#....」 結論: 出國前,最好先搜查中國以往歷史及相關英文語彙,不用太深入,能讓外國人簡單明白就好。解釋不了,就盡量避免。 糗事 4) 在外國人眼中的點心,都是中國人在家自己做的。 「Chinese food is so delicious!」是大多數在外國人眼中對於中國人的第一印象。 根據我的經驗,通常「餃子」同「點心」是最受「鬼佬」歡迎的。 有好幾次,我在工作上出了錯,然後只要分享餃子或蝦餃,他們就會覺得皇恩浩蕩,他們就立刻忘記了LOL。 每次他們都說 “Oh, you’re amazing!” 有一次,我的同事說想看看我是怎樣製作我的餃子的。 然後,我就拿出了一包來自China Town的淘大蝦餃、及便宜急凍裝餃子,,說「你們想 淥 還是煎呀?」 同事: 「我以為你是自己做的!」 我: 「下?難道你要我自己揉麵粉做起?我們很少在家會自己做的喔….」 同事的表情: 結論: 1. 很多國家的麵包、點心,真的是自己在家由零做起。只是在香港環境長大,很多食物根本不需要自己在家做,什麼叮叮冷藏,都可以在超市找到。 下次要在外國人前秀中國廚藝,還是做炒飯、炒面之類的比較好…因為起碼有加工過程 LOL。 正所謂「見識淺薄,不要出國。」哈哈哈.. 出國後,讓我這個「偽Chinese」知道原來我對自己國家的事物還不是很了解。這是今次人生中我第2次出國生活的深刻體會。 出國不只是為了認識外國文化,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認識自己的根本文化。 很想出國認識這世界,卻讓這世界令我知道我不太認識自己。 很想出國的你,或正在在外國背客包/旅遊/生活的你,你同意嗎? 如果有類似的經驗,或 (除了準備行李、簽證、調整心態之類外) 出國前要準備的事, 請留言分享,我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故事及意見喔! :) 大家支持及”like” 我的FB專頁呀 :) !! 立刻follow我的FB專頁: www.Facebook.com/BeanInMi BEAN IN MI 豆豆在米國 ﭢ 港女美國工作生活日記 ************************************************************** Update from 3/13/2016 新開設FB專頁!! Go Abroad USA 美國夢⋆文化體驗⋆探索世界 Please "like": https://www.facebook.com/GoAbroadUSA/ 我從美國回到香港後,由於是公司較少數的亞洲人/華人,所以我的美國同事們很鼓勵我回到香港後,幫助在亞洲地區對美國交流項目的推廣 ,讓多一點在亞洲地區,有夢想也有能力的人可以來體驗美國生活喔。 所以終於成立了Go Abroad USA, 要向這個目標/方向:在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幫助一些想去美國工作、生活的人找工作及申請簽證。 Go Abroad USA現正投入服務!因此,也很想到美國工作的人,可以進來看看喔。 相關文章: 美國打工日記 - 我的 外國人屬「主流」、美國人屬「少數民族」的公司 我的ABC男友: ABC對CHINESE FOOD 和 CHINESE RESTAURANT的理解 熱門文章: 我的幸運故事:我的「美國夢」 實現了! 從辭掉香港工作、到台灣旅遊、得到工作OFFER後10天趕急準備飛奔美國 一個香港女生尋找「美國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