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南,想要選一家早餐店吃真的是太難了,不論是傳統的牛肉湯配肉燥飯、西式早餐店、包子饅頭豆漿,各種早餐有各種經典,而小編今天選擇去吃早午餐─茀立姆FILM Brunch。 近幾年台南早午餐的興盛乙及老屋欣力發展成功,讓台南又多了一個新吃法及新玩法。而FILM我稱他為巷子又巷子的早午餐,從民權路64巷走進去後還要彎一個巷子才會看到FILM。 首映入眼簾的是與一旁民宅呈現對比的圓形招牌矗立著,在看到一旁被彩繪的抽水馬達,又看到一旁的小黑板寫著今日用油為坐著飛機來的義大利食用油,堆開白色大門,左邊是吧台和廚房,右邊為擺放著各式有機食品的桌子,要在經過一個小門才會到用餐區,被刷白的牆面上掛著好幾幅黑白照片,抬頭一看發現了被保留下來的屋樑,其本身建築原為攝影師許淵富老師舊宅,店名茀立姆為英文FILM-底片的翻譯,屋齡105年,店內的擺設都看得出經營者的用心。 很喜歡FILM的點餐方式,是一人一張點菜單,帶位後會在您所屬的位置圖上打勾,免去了上菜時還要詢問是哪位客人的,覺得非常貼心。我的早午餐組合是:濃湯、優格醬沙拉、班尼迪克蛋、黑豆漿加芝麻。FILM強調他們都是新鮮有機食材、現點現做,有許多附近的家庭主婦也都會來跟他們買菜,FILM還會不定時舉辦品油課和烘焙課,常常是座無虛席的喔。FILM除了有好吃的早午餐之外,而FILM經營團隊的前身就是藍曬圖酒呢! 接下來小編要帶大家來到臺南氣象博物館,原臺南測候所創建於日明治30年(1897年)。 在臺北、臺中、臺南、恆春及澎湖設立第一批之測候所。 以前這裡可是台南最高的小山丘上哦!所以才會把測候所建設在這裡。為日本人在臺灣最早興建之五處測候所(臺北、臺中、臺南、恆春、澎湖)中僅存的一座。建築構成上為同心圓平面,為十八角樓,以顯眼的白色為外觀之中央風力塔為中心(俗稱為「胡椒罐」)。 目前的展覽空間,有預報室、所長室、值班室、地震儀室等,還有許多以前留下的文獻。 民國92年(2003年)將原臺南測候所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原鶯料理屋就在測候所的後方,是個剛整修完成的新景點,是日治時期高級的料理屋,裡面有庭院造景,感受的到過去的風華年代。造景一旁只剩地基和一個小樓梯為以前的「表棟」,兩層樓的「中棟」為以前的餐廳和包廂,但是沒有開放參觀裡面的,但在最後面的「裡棟」是老闆與藝妓的住所、休息室,可以進到裡面參觀,展覽一些藝妓使用的樂器及日常生活用品。日治時期這附近皆為行政部門有許多高官進出,在當時可是之明的交際應酬之場所,扮演著地下決策中心的重要角色。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創立於民國101年8月,做為紀念台南市出身的文學作家─葉石濤大師。一樓展場展示葉石濤大師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的台南地景及相關事蹟獎章。二樓展示了葉石濤大師的文學書房及寢室,另一空間的牆面上環繞著夜石濤大師的生涯記事和文學作品的出版年份。而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的前身為原「臺南山林事務所」之建築,與今日的林務局業務差不多,在二戰結束後,政府即成立林務局接收各地之山林事務所。在經改制後,原「山林事務所」遭閒置十餘年。在民國92年由臺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葉石濤大師說過一句話:「這是個是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我很喜歡也很驕傲我是台南人。 阿美鍋燒意麵出於水仙宮市場的老店(1982年),最早時是開在民族路海安路附近,後來拓寬後就搬到市場裡,後來又因為租用的老房子整排拆除,搬到了目前大勇街(現址)並有兒子接手繼續營業。鍋燒系列有意麵、大麵、雞絲麵、米粉、冬粉,海產粥/麵。台南老字號的鍋燒意麵都是以炸魚塊和炸蝦為主菜,各家的湯頭分別吸引不同的老饕,有別於一般市售的鍋燒意麵。阿美家用的盛器十分貼心,避免客人燙手還用了古早味的井字鍋。 海安街道美術館成立之前,海安路是個沉寂了十年的鬼城,剝奪了當地居民原有的生活。這首地方流傳的打油詩:「神龍神龍在海安,五條港區無災難。神龍神龍護子民,金銀財寶百姓歡。」訴說著20年前海安路的榮景。然而卻因為地下街的開挖,不但沒有造創另一個榮景,卻是一連串的開發弊案、資金不足的傳聞,至今走在海安路上還是可以看到當時被強制拆除的斷垣殘壁。市政府都發局在83年推動海安路藝術造街,一開始以「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讓都市創傷重生,畸零地、殘牆,搖身變成藝術景觀,像是最著名的藍曬圖就是第一階段的作品;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公民美學實踐」,讓藝術文化融入生活;第三階段「海安街道美術館」;第四階段「海安春醒」;第五階段「海安家+9」。 點擊圖片放大 信義街應該說是信義巷,是個小客車都進不來的小巷弄,但是現在有許多有想法的人都到了這一帶發展,像是屎溝墘客廳、兩倆、慕紅豆、筑馨居、Fat Cat Del、狐狸小屋,信義街也是現在台南市政府推行的散步巷弄之一。信義街又稱為咕咾石街,是因為在清朝時期為五條港要道,後因巷道淤積成陸地,便用當時郊商船上的壓艙石-咕咾石來築城築街。信義街的最後是一座二級古蹟的城門─兌悅門,是府城大西門外城中央的一座城門座,創建於道光15年,城門基座也是用老古石砌造,故俗稱老古石甕城,是臺灣府城西側海埔新生地擴建外城時,建造的三座城門之一,也是僅存的。在信義街散步,不但可以親身感受當地居民在巷弄裡的樂活,走累了還有各種特色的店家可以小憩一下。 點擊圖片放大 慕紅豆位於信義街和民族路三段148巷口,是一位台南囡仔踩著一台改裝三輪車,裡頭載滿煮紅豆湯的器具,為期三個月的環島旅程就這樣樸實的展開,而主要落繳的地方都是以弱勢團體為主,教孩子們怎麼用古法燒出一碗紅豆湯,牆上掛著許多來自各地小孩寄過來的畫作,為了謝謝老闆給他們一個難忘的回憶。慕紅豆的紅豆湯因為是用龍眼柴燒的方式,喝起來還有龍眼木的味道,裡頭還有大塊的番薯塊,沒想到跟紅豆這麼速配。雖然紅豆湯是熱的,但在老屋裡吹著電風扇還是好涼快。 點擊圖片放大 +3 能盛興工廠為一廢棄的鐵工廠,現在為七位年輕人一起運用這個空間,並改造成展演空間、背包客棧、民宿、工作室。並且免費提供環保、公益團體或個人在能盛興工廠公共空間舉辦活動、座談會、文宣擺放等。還保留原有的天井讓採光照亮每層樓,二樓的戶外樓梯的扶手,也保留了原本鐵工廠的機械輪帶,非常有巧思。在二樓後方的小露台有桌椅,夏日傍晚在著乘涼一定很舒服。 溪仔香腸熟肉,台南人口中的香腸熟肉就是黑白切拉,除了一定會賣的香腸熟肉之外,還有一些海產類、青菜、炸物、關東煮等的黑白賣黑白切。香腸熟肉在台南有許多店家,各有喜愛的饕客們支持著。溪仔的擺設很整齊也很乾淨,每一樣看起來都很可口,肚子餓來的時候真的會失控的一直點菜。我們點了魚卵、香腸、大腸、粉腸、苦瓜、小捲、腸子,風味和口感都還不錯,尤其是小捲非常的新鮮。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http://www.itou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