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膽固醇的高、低、好、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膽固醇超標都是常被質疑的問題!今次蒐集大量資料和研究,以科學角度,和大家認真一起釐清事實,搞清楚一些關於膽固醇的迷思。迷思1:膽固醇愈低愈好?人們總是擔心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包括性荷爾蒙和抗壓荷爾蒙等,因此過低問題更大。膽固醇過低會發生維生素D不足、使荷爾蒙分泌不足,導致性慾降低、記憶力變差、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等,臨床上也發現不少癌症病人有膽固醇偏低的現象。 迷思2:要避免一切高膽固醇食物? 膽固醇很重要,所以身體會自行製造。事實上有80% 的膽固醇都是身體自己在肝臟造出來的,只有20%從食物得來,並且部分會經糞便排出體外。 事實上,人類的身體,每天都會製造1,000mg-3,000mg左右的膽固醇(相當於5-15個雞蛋),相對來說,從膳食攝入的比例很低,只佔大約20%。而且,人類及其他雜食動物,具有調節膽固醇水平的能力:攝入得多了,身體就會少製造一些;攝入得少了,身體就會多製造一些。 迷思3:高/低密度血脂蛋白=膽固醇? 膽固醇英文是cholesterol。那些所謂「好/壞膽固醇」的英文是Low-density lipoprotein(低密度血脂蛋白)和high-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血脂蛋白),它們是裝著膽固醇的蛋白質而非膽固醇。 膽固醇是脂肪,不溶於血,所以須與上述蛋白質結合,成為脂蛋白方可被血液輸送到身體各部份。 「高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血管帶回肝臟,分解或排出體外,因此被稱為「好」。 「低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全身 (因為身體需要使用),被稱為「壞」。迷思4:膽固醇做成血管塞 ? 不是,膽固醇只是當血管受份時負責修補的成員之一。但因在血管有問題的人身上發現高濃度的膽固醇便錯怪了它。高糖飲食導致血管硬化才是問題的成因。LDL膽固醇會被糖化,繼而被自由基氧化,氧化LDL膽固醇被免疫系統認為是異物而吞食掉,殘餘的廢物會漸漸堆積在血管壁。血管壁會因此愈來愈厚、失去彈性,也就是動脈硬化。 主要原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低密度脂蛋白的變異種就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被自由基、強氧化物等影響後,而造成Apo B蛋白變異,所產生的脂蛋白,最容易滲入血管壁中,形成動脈粥狀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認為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檢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會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更適合。 科學家更進一步發現,沈積在血管壁的斑塊,雖然有LDL的成分,但卻是已經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會卡在血管壁上,但LDL並不會,因此oxLDL才是真正的「壞掉」的膽固醇,血液檢查oxLDL值,是最能真正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是決定是否需要服用降血脂藥物的重要指標,一味的以藥物把LDL濃度降到過低,卻反而會影響膽固醇的運送,讓需要膽固醇參與的生理活動受阻。 💡小結:1️⃣做身體檢查除了高、低密度脂蛋白,更應留意三酸甘油脂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數據!2️⃣不用害怕雞蛋黃中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 3️⃣高糖飲食是導致心血管問題的原兇 4️⃣規律適度運動、遠離自由基 ,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和心臟病患者的症狀、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