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被列為世界上流動性最高的商品之一,這意味著原油交易量大。想要從事石油交易應該了解供需如何影響石油價格。 為什麼要交易石油? 石油是世界經濟的主要能源,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貿易商品。它是一種天然的化石燃料,可以提煉成各種產品,如汽油、柴油、潤滑油、蠟和其他石化產品。它需求量大,交易量大,流動性強。因此,石油交易價差高、波動性高。 Brent原油是全球原油基準,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原油合約是布倫特原油。WTI原油是美國的基準原油,與Brent原油相比,WTI原油更輕。 WTI在CME Globex上交易時間:週日至週五、下午6點至下午5點(下午5點至下午6點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對石油交易都很有用,可以讓石油交易投資者在市場上獲得優勢。石油交易投資者應遵循原油交易策略,以提高一致性和效率。 石油交易基礎:了解影響價格走勢的因素 當交易石油時,兩大焦點是供給和需求。無論是否有像新聞事件或新聞發布或中東緊張局勢這樣的經濟報導,我們都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供求關係如何受到影響,因為這將影響價格。 供給因素 無論是北海的福蒂斯(Forties)輸油管道,還是得克薩斯州的阿瑟港(Port Arthur)煉油廠,全球各地的關鍵煉油廠的斷電或維護都必須受到監控,因為這會對石油供應產生影響。中東的戰爭引發了對供應的擔憂。例如,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時,油價在短短幾個月內就上漲了25%。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的減產或增產會導致石油價格的變化。例如,2016年歐佩克宣布將全球供應量控制在1.9%,當時油價已從每桶44美元升至80美元。 石油供應商:同樣,了解歐佩克的重要性,也有必要知道誰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供應商。 需求因素 季節性:炎熱的夏季會導致活動增加和石油消耗增加。寒冷的冬天使人們消耗更多的石油產品來取暖。 石油消費國:最大的石油消費國通常是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然而,近來亞洲國家,即中國和日本的石油消費量激增。因此,交易員在關注這些國家的經濟表現的同時,還要關注它們的需求水平,這一點很重要。任何經濟放緩都可能影響油價,需求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