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一個科技發展的產物,但隨著網絡科技的興起也造成了真假消息的泛濫。朋友圈中充斥著大量諸如《這麼做你可以活到100歲》、《吃這些食物不得癌》、《只做這一個動作,就可防癌》等類似的文章,其真實性及有效性都有待商榷。父母尤其喜歡大量轉發這類文章,但是這些文章真的有科學依據嗎?真正有依據的防癌措施又是怎樣的呢? 美國癌癥協會(ACS)、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三大部門聯合發文,推薦了5種預防腫瘤的生活方式。 1、保持正常體重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當成人的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一個人的身高1.80m,體重70kg,BMI=70/(1.8^2)=21.6(kg/㎡)。 在一項臨牀試驗2905位女性中,高危乳腺癌發病女性在採納ACS建議後發病風險降低了44%。一項涉及64000 位女性的研究發現:健康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食、少喝酒精類飲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BMI<25 kg/㎡女性的發病風險降低了20%。 肥胖會促進雌激素的產生,後者又是多種癌癥的刺激因子。實驗證明,激素替代療法(HRT)與乳腺癌的發病率的增加有關。 如成年女性體重每增加5Kg,其絕經後乳腺癌發病相對風險就增加11%。男性成人體重每增加5Kg,結腸癌的風險就增加9%。 2、保持適度鍛煉 多項觀察性研究均發現,體育鍛煉可以降低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 一項針對美國和歐洲人群的研究發現,相比缺乏鍛煉的人群,鍛煉達到最低運動推薦水平——每周代謝當量(MET)為 7.5~15 的人群癌癥死亡風險降低 20%。 3、少吃加工肉類 與紅肉相比,大家更應關註加工肉對癌癥風險的影嚮。 分析發現,每日每增加50克加工肉(如肉罐頭、香腸)的攝入,患癌癥的風險增加11%。但是這項研究並未發現紅肉攝入與癌癥風險之間存在關聯。加工肉與紅肉相比,似乎對癌癥的影嚮更大。 4、將飲酒的頻率降低 美國臨牀腫瘤學會發表聲明說:任何酒精飲料都會增加患乳腺癌、結腸癌、食管癌、喉癌、口腔癌的幾率。英國劍橋醫學研究委員會2018年1月發現,酒精會引起動物幹細胞DNA不可逆損傷。 5、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 近期研究數據也並不支持通過服用維生素補充劑來預防癌癥,而這一建議更是得到了隨機臨牀試驗,而不僅僅是觀察性研究的支持。 臨牀試驗證明: 1、葉酸會升高癌癥發病風險,特別是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 2、β- 胡蘿卜素可以升高肺癌和胃癌發病風險; 4、硒可以升高非黑素瘤皮膚癌發病風險; 4、維生素 E 可以升高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 簡單的說就是:不缺就不要瞎吃補品! 點擊了解:日本藤素 持久液哪裡買 2h2d金尊版 TITAN GEL 美國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