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漸漸不太對父母吐露自己生命中的困頓。一方面是不想讓他們擔心,另一方面則是不想在自己已經愁雲慘霧的狀況下,還得聽他們訓斥或說教。於是,「報喜不報憂」成了與父母互動的準則幼稚園申請。或許你像我一樣,對於這樣的親子關係其實並不滿足,總渴望可以和父母再親近一點,無話不談,彼此聆聽與理解。但現實與渴望之間,往往有段距離: 當父母得知孩子身陷困境時,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要拯救孩子於水火,急於給建議、下指導棋CEF 課程。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有時那不僅不符需求,反而還成為心理負擔,因此選擇「報喜」讓父母安心,也讓自己免於被掌控、被指揮的壓力,就成了一種看來似乎安全的方式學位分配。這樣的選擇無關對錯,然而當自己為人父之後,回過頭來面對這樣的現實,卻突然有了另一種觀點與感受:如果孩子也選擇對我報喜不報憂,我總是那個最後才知道他狀況的人,可能會讓我有點失落、難過。因此,如何避免親子互動方式隔代重演或複製,便成了我認真思索的一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