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开始展示军威了: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全军出动,从西到东,逆时针巡游朝鲜半岛。 自明朝抗倭战争之后,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济州海峡亮剑,也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海军第一次在危机海域亮剑。 1885年,远东最为强大的海军舰队,悬挂着黄龙旗,驰骋在北太平洋之上…… 巨文岛危机 这一切,开始于巨文岛危机。 巨文岛,位于济州海峡、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要冲,与对马岛一样,既控制着日本对朝、对华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控制着俄罗斯南下的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英国人将它称为汉密尔顿港(PortHamilton)。 这一年的4月15日,英国远东舰队派出3艘军舰,突然占领了巨文岛,并在岛上修筑了永久性的炮台工事。对于这个岛屿,英国人垂涎很久,早在10年前(1875),日本人曾试图染指该岛,在英国的坚决反对下缩手。 英国之所以选在此时动手,其目的还是服务于其全球战略的核心:遏制俄罗斯南下。 英国人占领巨文岛,令俄罗斯措手不及,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远东地区,俄罗斯的力量毕竟远不如经营多年的英国,不敢正面抗衡,只好逼迫朝鲜和中国。对于朝鲜,俄罗斯提出,要拥有与中国、日本同样的出兵权;对于中国,俄罗斯则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中国实际上默认了英国对巨文岛的占领,要求也占领朝鲜的一些岛屿。 朝鲜形成了“多方博弈”,英、俄、中、日四国,及朝鲜国内的亲华、亲日、亲俄三大派系,捉对厮杀。在俄罗斯的强压下,中国无法继续骑墙,因此,李鸿章开始主动出击。他首先要求俄国政府公开声明,宣布俄国对朝鲜无领土野心。这实际上是一个连环保证:俄罗斯“切实担保日后不取朝鲜土地,中国自可据俄国所担保者向英国担保。”毫无疑问,也正是英国人所需要的。在得到了俄国人的保证之后,英国表示接受中国的要求,从巨文岛撤兵。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堪称成功的外交战:首先,利用英国遏制了俄罗斯在朝鲜的扩张;其次,利用这次危机给一心向俄的朝鲜高层以一个教训,此后朝鲜基本回到“事大”亲华的道路上;再次,利用俄罗斯的强烈反弹,确保巨文岛为被英国实际攫取,维护了朝鲜的领土完整;最后,是在整个事件处置中,将日本撩在一边,大大地削弱了朝鲜半岛的日本影响力。 在交涉过程中,无论英国还是俄国,都要求中国政府确保济州海峡、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安全通行。李鸿章因势利导,下令北洋水师出动,武装巡游朝鲜半岛,这既是对英俄的安抚,更是对日本的示威——李鸿章早在1870年就清醒地认识到:“日本近在肘腑,永为中土之患。”北洋水师的兴建,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日本侵占琉球的刺激,李鸿章在1881年坦承:“今之所以谋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驾驭日本起见。” 自1875年开始建设北洋水师以来,十年间,北洋舰队具备了基本的雏形,除了英国制造的巡洋舰扬威、超勇之外,德国制造的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军舰之一定远、镇远舰也在1885年开始服役。大清国正在迅速跻身世界海军大国的行列。 北洋舰队于1886年8月1日开进了长崎港,随后因官兵与当地商户发生纠纷,日本警察与民众伏击了手无寸铁的北洋官兵,酿成惨祸。中国政府在优势武力的保障下,在善后谈判中压制日本,取得了交好的谈判结果。而此举深深地刺激了日本,其开始节衣缩食,大力兴建海军,并在10年后的甲午年与中国决战。 克里米亚危机 其实,英俄之间的博弈,及其对远东局势的影响,至少要追溯到30多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的主要矛盾,就从英法竞雄,转变为英俄争霸。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是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积极扩张,导致与“老大帝国”土耳其的战争。战争在1853年爆发后,英、法、撒丁王国等相继加入土耳其一方,对俄宣战。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前,唯一的一场欧洲大国悉数卷入的战争,也是英俄第一次正面交锋,史称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War)。 值得注意的是,克里米亚战争的战场。 克里米亚战争,引在大清国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的策略是对俄严防隐忍、对英则针锋相对——这与当时英国军政两界对太平天国的暧昧态度,息息相关。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俄罗斯失败,失去了在黑海地区南下的通道。因此,俄罗斯向东扩张,成为其唯一的选项。 与俄罗斯被迫东扩不同,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英法联军,在东方再度联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首都北京,逼迫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不过,令英法郁闷的是,其手下败将俄罗斯,此时却不费一枪一弹,与中国签订了《瑗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一口气割去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收获了远超过英法的红利。恩格斯感慨:“(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它除了分沾英法所得的一切明显的利益以外,还得到了黑龙江沿岸地区,这个地区是它悄悄地占领的。”彰穆拉维约夫因此成为俄罗斯的民族英雄,受封为“阿穆尔斯基伯爵”(黑龙江伯爵),迄今他的肖像还印在俄罗斯的纸币上,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