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冬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個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古時更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結 蚯蚓感陰氣踡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二候,麋角解 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動 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冬至開始,進入了“數九天”,人們更應該註重養生,以保少生病,更健康。 冬至來臨,吃2紫,喝3茶,少生病更健康! 吃2紫: 1、紫薯 紫薯營養極其豐富,包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花青素、碳水化合物等。 吃紫薯,能吸收其中的硒元素、鐵元素,對抗衰老、抗疲勞很有效;其中的硒元素比紅薯要高很多,能幫助抗癌。 早洩原因 美國黑神 汗馬糖功效 此為,吃紫薯還能清除血液垃圾,修補心肌,抑制癌細胞擴散。 2、紫胡蘿卜 胡蘿卜本就有“小人參”之稱,其含有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幹擾的多種微量元素,對防癌,抗癌有重要意義。 紫胡蘿卜的營養價值比普通胡蘿卜要高很多倍,含有更為豐富的胡蘿卜素。 另外,紫色色素可以幫助我們抑制血壓上升、改善肝功能、預防糖尿病等。 喝3茶: 1、紅茶 冬季飲茶,最好不過“紅茶”。 日常可以喝點蒲公丁根紅茶,可以很好地暖胃養胃,去火消炎。 蒲公丁,是藥食兩用的小植物,其經過紅茶發酵處理,大大降低了其寒性,更適宜長期飲用者。 蒲公丁也被稱為“天然的抗生素”,具有廣譜殺菌抑菌的作用,是一種抗炎良藥,尤其對胃炎之炎有效,可起到緩解胃炎的作用。 有相關研究表明,蒲公丁還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減少胃潰瘍發生的幾率,對於各型胃脘痛者能夠清熱潤胃,消炎止痛,藥性輕靈,且無壅滯之弊。 2、白茶 冬季,氣候幹燥,如果吃油膩、辛辣的食物,人很容易上火。 而白茶具有清熱祛火、安神定心等作用,所以,冬天喝白茶,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白茶茶性溫和,沒有刺激性,適合大部分人群,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它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 3、花茶 山刺玫花,味甘微苦、性溫,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花茶。最明顯的功效就是理氣解鬱、活血散淤和調經止痛。 將其與婆婆丁搭配,制成婆婆丁山刺玫茶,可以保肝解鬱,調理內分泌。 現在的女性,很多都有乳腺增生,究其原因,多半是肝鬱所致,用婆婆丁泡茶,不僅能疏通肝經,還能消炎祛火,改善乳腺增生。 二者搭配,不僅可以改善女性乳腺問題,還能夠滋養心脈,提高人體免疫力。 冬至來臨,記住“兩忌、三宜”,少生病更健康 兩忌: 1、無病進補 雖然冬至,是適合滋補身體的時節,但也不要盲目跟風。 沒有什麼疾病的情況下,不要盲目吃補藥,吃大補的食品,日常溫補即可。 否則,不僅不能給身體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2、毫無節制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欲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 意思是說,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 要知道,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 所以,這個時節,最忌諱的就是“不節制”。不僅會勞倦內傷,還會損傷腎氣。 只有嚴格而有規律地X生活,才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 三宜: 1、作息規律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所以,此時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有晨練習慣的人應註意,晨練時間不宜過早,以免誘發呼吸道及腦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複發。 2、防寒保暖 進入冬至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 所以,冬至養生,重在防寒保暖,身體暖暖的,氣血才會順暢,方可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腳離心髒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很差。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時節,腳部保暖應加強。 3、合理溫補 上面說了,不要盲目的進補,藥補,而要選擇合理的溫補。 溫補類食物:雞,羊肉,牛肉,鯽魚等,可配枸杞、馬蹄、甘蔗等同煮。 其具有一定的養陰功效,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另外,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平補類食物,如:山藥、芡實、赤小豆、大棗、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