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蝉在院里的榆树上鸣唱,太阳虽没有给人很灼热的感觉,但张帆坐在屋里心情却很烦躁,原因是因为身后母亲的唠叨…… “你还有一条白色的薄裤子呢,天热了,现在可以穿了。”正在翻腾柜子的母亲说。 “哎呀,妈,你不用找了,你说的那条裤子过时了,我不想穿。”张帆有些不高兴,好不容易休个假回家放松一下,却还要面对母亲的唠叨,他越想越烦闷。 母亲不一会儿又找出来几件衣服,拿到张帆面前让他穿上试试。张帆看了一眼,心想:你这审美眼光太老旧了吧,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些衣服谁还穿啊?张帆不悦地说:“妈,你别忙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穿什么衣服,你就别再为我费心了,行不行?” “你这孩子,嫌我唠叨你了?这几件衣服都是最适合这个季节穿的,赶快试试。”母亲放下衣服,去了里屋。 张帆觉得一下子清静了许多,他赶紧收拾好衣物,想停下来休息片刻,便拿出手机开始翻看。 不一会儿,母亲又来到张帆的房间,看到张帆在看手机,嘱咐道:“别一天到晚总摆弄手机,看那有什么用?玩时间长了对身体也不好,有那时间多看看神的话多好……” 张帆在心里呐喊:天啊!老妈你有完没完啊?我才看一会儿,哪经常看了?他不由得叹一声气,索性不再说话,心投入在了手机上。母亲看看他,也无奈地摇头叹气。 中午吃饭时,张帆低着头只顾夹菜,母亲忍不住又叮嘱道:“你上班总坐在电脑前,时间长了,腰该不好了,平时抽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 “嗯。”张帆回答的口气中带着不情愿。 “明早上你走的时候带两件厚衣服,早晚天气凉可以穿……” 张帆一皱眉,打断了母亲的话,说:“该穿的衣服我已经整理好了,你就别管了。” 第二天,张帆吃过早饭推着电动车要去上班,他开了大门正要走时,身后又传来母亲的唠叨:“你在外干活勤快点,别让人家说……”从院里到大门外几米的距离,母亲“苦口婆心”的话已说了十几句。张帆耐着性子回应道:“妈,我不是小孩子了,这些事我懂。”见母亲张嘴又要嘱咐什么,张帆赶紧不耐烦地应付着:“哎呀,妈,你别说了,我再不走该迟到了!”张帆撂下这句话匆匆地走了,留下母亲在门口望着他。 阳光照射在路两旁的玉米田里,路面上晃动着树叶的影子,张帆却没有心思欣赏这夏日里的田园风光,他的心绪很乱。回顾自己从上了中学以后,直到现在参加工作,一直不能和母亲坐下好好沟通沟通。虽说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家一趟,可相见时,张帆对母亲的唠叨总是莫名地反感,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母亲还总把他当小孩子对待,嘱咐他的那些话都很幼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觉得母亲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形式了,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是传统古板,一点不理解他们年轻人的想法。因此,面对母亲的唠叨,他要么是以沉默相对,要么就冷漠地反驳几句,然后迅速离开,以逃避母亲接下来苦口婆心地唠叨。他知道自己和母亲之间有一道隔阂,但他不知道是什么把他们隔开了,又该怎么去挽回这个局面。 张帆想不清楚这些问题,只有把难处交托在神的手中,他在心里默默地祷告说:“神啊!我总感觉我妈太唠叨了,我现在都不想听她说话了。我妈也是信神的,为啥我就跟她说不来呢?神啊!愿你引导我吧……” 一天,张帆坐在电脑前灵修时看到一段神的话,揭示了儿女为啥不爱听父母唠叨的问题,神说:“父母一唠叨就不愿意,就不靠近他,躲着他,‘不唠叨才好呢,没人唠叨才好呢,自由自在的。’他就不会唠,不会找机会唠,唠唠、说说心里话,让父母对他有了解,知道他需要什么,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想的东西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偏谬,这样想下去做出事来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他就憋着,就不吱声,不唠,不会谈心,结果两代人就这么僵持着。这么僵持着,你说能产生聊天吗?(不能。)不能产生聊天。……要是父母对待儿女总站在一个高度上,总说‘我是你爹(我是你妈)!你必须得听我的!’你看这一‘必须’儿女就反感了,这肯定不是正常人性的表现。反过来儿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呢,‘哼,你除了唠叨我你没别的,我就不爱听你说话!’这态度怎么样?‘总管着我,总管着我,我都长大了还总管着我!’这态度怎么样?(不好。)……双方如果都凭着正常人性活着,再能上升到有真理,都站在正常人性的角度上替对方想,考虑到对方的难处,都站在平等的地位上相处、说话、办事,这中间是不是就不产生隔阂了?你说,外邦人说的代沟是怎么产生的?不就是长辈总端着,小辈总不想让他端着,这隔阂是不是就产生了?这隔阂就产生了,代沟就产生了,不就这么来的吗?父母总不端着,儿女跟父母总能交心,拿父母当知心人,这中间还有隔阂吗?(没有了。)”(摘自《有正常人性起码该具备什么》) 张帆看着神的话,回想着平日里母亲对自己的那些唠叨,细想一想,也能体会到母亲其实也是为了他好,可他认为母亲老了,思想观点也落伍了,他就不愿与母亲说心里话,导致母子的关系总是处于“僵持”状态,相处时双方都觉得很累。张帆揣摩着神的话不由得感叹:神真是太了解人了,只要我们愿意寻求真理,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难处,在神那儿都能解决。 张帆继续看神的话:“你把父母当成普通的弟兄姊妹、平常的弟兄姊妹来这么相处,你看你父母什么态度?态度肯定就不一样了。他一看这孩子长大了,说两句也受说了,让说,‘人家除了让说之外,人家还给咱交通交通自己在这事上是怎么经历的。’你看这多好,这不就长大了吗?他一看你长大了他就放心了,很多他认为你小的事、你做不到的事、他担心的事他就不唠叨你了,不唠叨你你不就赢了吗?你们就等这一天呢,胜过父母的唠叨,是吧?你就没招儿,我告诉这招儿怎么样?(好。)你得改变态度,你改变态度的目的是为了让父母知道你长大了,你成熟了,你有思想,你不再是小孩了,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得争取让父母也对你的态度有所改变,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你缺什么、你的难处是什么、你为什么难过、为什么高兴,你得让他知道这些,做什么事别回避他们。……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同时,其实也是你的帮手,什么时候你能把他变成你的朋友、你的知己、你的知心人那就妥了。他能帮助你,你能帮助他,互相扶持,取长补短,这样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正常了。”(摘自《有正常人性起码该具备什么》) 张帆此时终于认识到,自己在年龄上是长大了,但是在心智上并不成熟,也没有正常人性,平时与母亲相处从来没有注重与母亲交心,有啥不顺心的想法也封闭着不说,母亲问起来,他还是逃避,母亲就是看到自己这样才不放心、总唠叨的。而他非但不理解母亲,还处处冷言冷语地顶撞母亲。现在神的话让张帆对自己有了深刻的反省,他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 一天,张帆又回到了家,在与母亲聊过一会儿后,他鼓足了勇气对母亲说:“妈,以往我回来也没有想过跟你在一起谈谈心,还总是嫌你唠叨,有时还冲你发脾气,最近看了神说的《有正常人性起码该具备什么》这篇话,我才对自己的情形有了认识,是我不好,没有注意你的感受。妈,对不起。咱俩今天好好说说心里话吧!” 老妈听到张帆这样说,先是一愣,然后就笑了,说:“其实我也有问题,你都这么大了,我还总站着母亲的地位,把你当成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看见什么事都想唠叨几句,唯恐你办错事。尤其是担心你不好好信神、不好好追求真理,被这个邪恶的社会潮流拉走。今天你这样一说,我看到的确是神的带领引导,只有神能改变人。我们谁也管不了谁,我们的心都在神手里掌握,你能不能好好信神走人生正道都由神主宰,不是靠我唠叨来的,我以后不唠叨你了。” 那天,他和母亲聊到很晚,把这些年来隐藏在心里的所有话都倾吐出来后,心里感到无比释放,母子俩越谈越轻松,仿佛成了一对忘年交、老朋友。有了这次与母亲交心的经历,张帆感受到凭神的话活着就是好,彼此敞开交心做诚实人,让他和母亲之间的那道隔阂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建立起了如同弟兄姊妹般平等互动的桥梁。 又是一个离开家的清晨,母亲在门口送他,这次他没有听到唠叨声,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路上慢点。”张帆微笑着向母亲挥手告别。走在林荫路上,迎着微风,感受阳光透过树荫照在身上,张帆的心情也如这夏日的微风与阳光般和煦、温暖。 河南省 小凡 摘自《追逐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