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一路順遂,因此常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除草機父母」,處處為孩子披荊斬棘的結果,就是可能養出缺乏韌性的孩子。如何適當保護但不過度,美社會心理學家提出以下建議醫學美容。我們在這本書的開頭引用了三句格言,第一句總結了本書最重要的建議:為孩子做好上路準備,而非準備好路給孩子。這永遠是好建議,而隨著網路出現,一部分的「路」變成虛擬的之後,這項建議甚至更加有益。在網路出現之前,認為自己能為孩子安排好路已屬不智,而現在,這種想法甚至成了痴人說夢。不妨再想想花生過敏的例子:孩子們需要發展的是免疫反應,不是過敏反應。不只對花生如此,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快和爭執也該如此,而當然,網路生活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創新投資。雖然你無法直接教反脆弱,但你可以送你孩子另一份禮物──經驗。要成為獨立又有韌性的大人,孩子們需要成千上萬的經驗。這份禮物起於你願意承認孩子需要一些沒人安排、沒人看管的時間,以學習如何自行判斷風險,練習處理挫折、沉悶、人際衝突等等。他們對空閒時間最重要的運用方式是遊戲,尤其是自由遊戲,到戶外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某些情況或許需要大人待在旁邊,幫忙留意孩子們的人身安全,但大人不應介入一般爭執和吵架皮秒去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