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謝謝邀請。不要嫌嘮叨,請看完。 首先自我介紹,本人高三一名體育生186cm,78kg,在校隊打大前和小前,我居住的地方是一個東北的小城,經濟很不發達,所以關於籃球氣氛自然沒有其他地方的好,當時作為一個熱愛籃球的孩子,我對籃球的態度只有兩個字 認真 身邊很多同學,朋友跟我打球,都出現過甩臉和生氣,一切的一切原因,就是因為我太認真 我一開始接觸籃球,不是科比麥迪杜蘭特詹姆斯艾佛森,是現在很多人都會噴的吳悠。 我覺得他對訓練的態度,和比賽的態度真的很認真,如果說能把自己的夢想變成工作,那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當然,人火了就會有很多人噴,說他沒有實戰能力,花花架子而已,甚者說,只是辦了幾場比賽而已,還有人說吳悠臟,其實網絡上要做好面對很多種言論的準備,我無法為他去辯解去噴,我只能說我會一直堅持學習他對比賽對訓練的態度,和對籃球的執著。30多歲的人了,堅持真的不是你們說的那麼簡單。 我在初四接觸籃球,瘋狂訓練自己,幾個月如一日,運球,上籃,投籃,身體素質,籃球意識,傳球,沒有社交,沒有旅遊,沒有遊戲,也沒有女朋友。終於我勉強成為了一名籃球初學者。還是很菜的那種。 高一。發現原來打得好的真的有好多好多,那時候高一進入校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一直有這個目標。很多人也都對僅存的幾個名額在努力。 我只能更加努力的訓練。吳悠說過:“練自己害怕的東西,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可怕。” 我被蓋帽過,我被晃的找不著北過,我被人過的沒有脾氣,被別人用投籃顏射過無數次。 可是我一直沒有放棄。我進入了校隊。 開始了比其他人更累更苦的訓練。如願以償的座位防守大閘打了全市比賽,高中組第一名。 可是誰也沒想到高三輪到自己打主力的時候,比賽竟然不舉辦了。 我沒有失落,因為我已經明白籃球的意義,我的努力與汗水,還有流過的血受過的傷,就是意義。我一開始總要求別人和我一樣嚴格要求自己,對待籃球認真,可誰也沒想到隊友只是想運動運動放鬆放鬆。我現在明白,我永遠無法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