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2] 專題:書店自遊人(第一六二一期)文:鍾欣琦 圖:顏軒宗、鍾欣琦 攝 總覺得香港樓上書店的經營狀況,跟遊牧民族生活形式有點相似。面對租金上漲來勢洶洶,書店要適時地在冷冰冰的石屎大廈裡不斷地鑽、鑽、鑽,只為了尋求苟存的一片樂土。 樂土不多,但依然吸引人加入爭奪。「租金有點貴,但我很有信心……好像朋友剛去完西藏,帶來手信賀我開張和告訴我在西藏自助遊的經歷。書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增多,所以我堅持搞書店,彌補網絡間的虛擬性。」旅遊作家金鈴坐在自己親手籌辦的自遊人書店裡高興地說。身上的紅衣白褲,配襯腳上一雙紅鞋,金鈴恍如新娘子招呼來道賀的朋友,她卻即時澄清:「似剛生完仔。」 新書店躋身在旺角區,打正旅遊文化招牌,旅遊指南不多,主打旅遊文化、旅遊影集及文化書籍。它,的確好像初誕嬰孩;新任媽媽唯一的祈盼是寶寶能「快高長大」,而金鈴的期望卻更加高。 綜觀樓上書店,鮮見以旅遊書籍為主;在尖沙咀曾經出現一間,可惜曇花一現。如今自遊人書店在鬧市中出現,高舉向來冷門的旅遊文化做主題,而店內擺放的旅遊指南不多,放眼書架,只見一本本跟旅遊有關的文化及攝影書籍,跟坊間書店截然不同。 書店是店主金鈴的夢想,如今夢想成真,現實的問題是怎樣經營才能令到市場讓這場夢延續下去? 實現夢想 「如果找旅遊資料,確實不需要往專門書店,但這裡曾有人踏足不同地方,能夠提供當地最新的資料,跟其他同路人分享,好像有朋友去完愛沙尼亞回來後,方發現市面上有關愛沙尼亞的地圖和巴士時間表,全部都錯,甚至網上找來的資料也是錯的。」金鈴針對互聯網世界的通病,她蠻有信心,更將在書店大搞旅遊講座、提供免費旅遊資料等。 旅遊書店的維生之道,光靠賣書決非上上策,多元性的發展也許是生存之法,而本月份每個周末的旅遊講座題目已經安排妥當,包括有尼泊爾健行和古城之旅、摩洛哥等。 金鈴強調書店的互動性,希望讓一班自遊人能夠透過此書店作面對面的交流,獲得外面世界最新的資訊,但更期望把她的小讀者領出香港,多添了一份教育意味。 學生衝出亞洲 旅遊書店的出現或多或少也凸顯了新一代獨立能力的薄弱。2002年開始,金鈴撰寫旅遊小說並出書,贏得了一群中、大學生的讀者,詢問有關旅行事宜的電郵紛至沓來,小讀者的問題令她吃驚。 「現經常收到大學生查問去旅行,應該計劃要參加幾多日的旅行團和去甚麼地方,而我會建議他們自己去旅行,但他們的回覆可能是沒想過自己去旅行、很危險、不懂計劃又或者不知如何入手。曾經有人查問應該先預訂機票,還是酒店?現在他們在網絡上找到資料,已經覺得很叻。」 「另外原來現時中四、中五學生很富貴,父母不止叫他們去遊學,甚至給一筆錢予他們出外跟朋友遊玩,於是他們便電郵給我查詢參加旅行團,還是自己出外玩。」金鈴笑言,希望店舖可以幫幫朋友,控制旅遊的質量和質素。 諷刺地,社會越富裕竟然越漠視文化,旅遊業興旺,旅遊內涵卻似乎生變。現時扭開電視,畫面上充斥著各種強調美食、享受性的旅遊,背囊流浪旅行已經不知不覺間成為舊產物,文化旅遊好像沒落於一片尋歡作樂的吃喝玩樂中,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旅遊恍似成為絕唱。 最愛中國文化 本地人即使對五千年中華文化的了解未深,何況跑去別國認識當地文化? 「曾經在絲綢之路的旅程中,遇上一對四十多歲從以色列過來的美國女士,她們背著背囊遊絲路,原因是其中一人學針灸,所以想尋找針灸的發源地,她們跟我談了很多中國文化,兩個鬼婆都可以對中國文化有如此深入的認識,我們應該值得反思……」金鈴踏遍鮮為人知的古國名城,曾見識埃及施華綠洲二千年不變的古老文化,一睹在摩洛哥富中東色彩的市集,走到北極恍如置身外星球;她,最愛始終是中國文化。 樓上書店生存不易,更何況是旅遊書店?只是,值得反思的是,現在不跟團的旅行形式蔚然成風,而旅遊的目的可會變得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