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是三國的主要故事發生地,三國演義中75%的章節都與荊州有關。荊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人們時常說的俗語“大意失荊州”,出典就在這里。在荊州,有許多古跡都是跟三國故事有關的。城北5公里處的紀南故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保存得也較好。 和山城重慶、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樣,武漢市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別致的名字──江城。其原因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漢游玩,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飲酒,邊飲酒邊欣賞音樂,喝到了興頭上,李白詩興大發,於是題下一首詩,詩名叫做《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是這樣寫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人非常喜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這一佳名,于是自號為江城人。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位于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湖岸曲折,碧波萬頃,青山環繞。 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平定了叛亂以後,見死傷的人數不多,國家的元氣未傷,決定繼續出征,並將大營移到東湖南岸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山上,對參加平定叛亂的人論功行賞,還赦免參與叛亂的人。這樣一來,全軍上下斗志昂揚,楚軍在戰斗中又接連獲勝。後來,人們就把楚莊王設營的這座山叫做落駕山。 (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