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又經歷移民潮,一個又一個「筍盤」在市場上出現,因為有不少港人想盡快退場,離開香港。不過,準業主要留意,如果物業因爲低於市價太多,有機會引起銀行懷疑,令按揭批出有阻礙。 如果物業成交價低於估值超過15%,有不少銀行都表示難以批出按揭。因為如果物業低於市價太多,銀行就會認為該物業有「內部轉讓」之嫌,甚至會懷疑是「送契」,如果賣家在5年內破產,債權人有權向新業主追討物業業權,所以銀行會感到風險頗高,不太願意承造按揭。 如果申請高成數按揭,按揭保險公司會賣家簽署聲明解釋,如果是因爲移民而要轉讓,就要賣家簽署聲明解釋低於市價放盤原因是因爲移民。 此外,除了「送契」的憂慮之外,銀行都會擔心是「枱底定價」。因為之前有新聞報道,賣家本身出售單位時叫價1,000萬元以上,然而為了讓買家順利申請8成按揭,故此把合約價定為1,000萬元,餘額由買方於「枱底」繳付。這種做法由於涉及虛假文書,一經定罪有刑事責任。故此,銀行及按揭保險公司對於這個價位的物業態度審慎亦有道理。 而估價不足在之前亦時有發生,有機會是因爲部份屋苑成交穩疏,欠缺參考又或者樓市大升或大跌時,註冊處成交未能實時反映,也有情況是樓花盤開價太高,讀者要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