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講到新加坡兩種常見的移民政策,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就留待今次講述。其實,兩者的移民政策都平易近人且難度極低。 以泰國為例,香港人只要年滿50歲,就可以申請當地的養老簽證,在當地銀行存入不少於80萬泰銖的金額,並符合基本的健康要求,就可以獲得一年的簽證,每年續簽。如果想一勞永逸,就可以直接申請「投資移民」,只要投資當局認可的項目,並投入不少於1000萬泰銖的金額,就可以獲得為期一年的簽證,每年續簽,維持3年以上就可以申請永居。而馬來西亞的「我的第二家園計劃」( MM2H ) 雖然向來受香港人歡迎,但最近當地移民局宣佈暫停處理MM2H的申請,最快2021年重啟申請。不過要注意,50歲以下申請人需提供至少三個月銀行月結單以證明在港或其他地區擁有馬幣50萬或以上流動資產,以確保申請人有足夠財力償付馬幣30萬存款要求。而股票,債券及其他高流通性投資可納入流動資產計算,但在任何時刻現金在總流動資產中的比率不能低於50%。 近大半年,全球各地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個國家的醫療體系成為市民看重的地方。如果在新加坡不幸生病要留院,由於非當地居民,不能入住當地政府補貼的病房,因此只能選擇高一級的病房,但成本已經升至約$1500港元一天,對比香港病床每天100元,醫療成本大增。同樣地,由於非當地居民,馬來西亞要住院每日收費約$300港元,不過要繳付約$2,700的按金,而泰國的非當地公民收費雖然未有列明,不過當地公民未扣除醫療保險的最低收費為約$430,因此可以想像非當地公民,沒有當地醫療保險,最低收費應該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