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牆已經被刷成灰白的矮房子之間隔著狹窄的走廊,穿插在裡面,好讓可以窺探每一間小房子裡面是什麼葫蘆在賣什麼藥。原來,有些是藝術展覽場地,有些則是賣原創小手作的攤位,更有餐廳讓遊客進來躲避太陽。 小小的眷村裡,每一個角落、每一扇窗戶、每一扇木門,都富有懷舊的味道,都是值得拍下的美景,隨意按下相機快門,都拍到充滿味道的照片。來的時候剛好遇著星期天,在中心的廣場有Sunday Market,都是售賣新鮮的食材,看到有人在賣新鮮自製的果醬,很原始,又很踏實,平常在超級市場花十多塊錢就買到現成的東西,可是真的有人會為了健康一點而自己動手做,還努力推而廣之,他們造果醬的用心很美,他們在賣果醬時的笑容更美。 我最喜歡那扇落地大玻璃,上面有手寫的白色字跡和塗鴉,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木製的桌椅,還有客人在挑選創作團隊用心製作的每一件小物。 我們對這種手作小市場有種莫名的嚮往,因為裡面蘊藏著一份難得的簡單。貨品簡單,原始的材料上添加的只有豐富的創意;設計簡單,沒有花巧華麗的裝潢把這裡最原本的面貌都給你看;人心簡單,他們沒有強硬而機械式的推銷手法卻有著想把最好的跟你分享的心。 這一份簡單之所以難得,因為平常穿著筆挺西裝和踏著高跟鞋的我們,根本無法感受、甚至無法交出這樣的一份簡單。 所以,這裡有一直下去的價值。 從眷村的中心可以看到一個奇景︰古舊的矮房子背後豎立著象徵台北的繁榮的101大樓,這一片新舊交錯的景象,是在諷刺城市的發展一直催逼滿載共同回憶的舊事物離開嗎? 早起的小鳥有蟲吃,早起的旅人有再戰下一個景點的奢侈。踏出四四南村,抬頭一看熱情的太陽,捨不得不好好珍惜,於是,跳上捷運,到淡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