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暗沉沉的旅館裡把自己晾乾,探頭出門看一下,雨停了,是時候出發了! 跳上捷運,想也不想,我要去西門町。有朋友說過,台灣人都會取笑香港人來台灣總是窩在西門町,因為這個地方對他們來說,是中學生的聚腳點,也就正如我們香港的旺中、新之城、潮特…… 這個地方是很台(即廣東話的很MK),可是,我喜歡! 摩肩擦踵的走走走,走上地面,抬頭看見一盞盞發亮像星的射燈,下面是地標性的橙字︰誠品116, 微笑一下,嗯,我回到我喜歡的台北了。站在西門町街頭,每一分每一秒,身邊都有無數人跟你擦肩而過,吱吱喳喳、吵吵鬧鬧的,很多香港人說已經厭倦台北,因 為這裡跟香港沒兩樣,我卻覺得,你們看不到台北的美,是因為你們已經被香港那快得讓一切面目模糊的速度洗刷得麻。木。了。 在五光十色的店舖群對面,有一個暗紅色的角落,那裡是我在台北最喜歡待的地方,西門紅樓。 最 初兩次到台灣玩的時候,一直以為西門紅樓只是一個老劇場,一幢老建築,到第三次來台灣的時候才發現,那並不只是一個老劇場,一幢老建築,而是一個孕育著很 多年輕創作人的搖籃。我喜歡這種充滿創意、充滿誠意、充滿夢想的地方,他們未必每一個人的作品都得我歡心,可是,他們每一個人把夢想付諸實行的勇氣卻是使 我不容置疑的敬佩。 生 於台灣這樣一個重視藝術文化發展的小地方,擁有創作的能力,剩下的,就只看你有沒有足夠的勇氣,伸手去抓住一個機會。開店,未必賺大錢,但至少,你開發了 一個途徑讓別人知道你的創作、你的努力。懷才不遇是的確會發生,可是絕對不會毫無原因的發生,要讓別人看見你的才華,就要走踏上舞台的勇氣。 我喜歡在西門紅樓的小店去搜括有特色的名信片,我不喜歡買那些只印有像照片般景色的,而是有創作者的創意在裡頭的,如果想要看清晰漂亮的風景,上網Google就可以了。不論我是去旅行的那個,還是收手信的那個,我都覺得,名信片就是最好的伴手禮。買回來的禮物,可能在買的一刻我根本沒有想到你,只是想要隨便買些什麼回來大家分一分就好;寄給你的名信片,一定是給你的,因為在旅途中想起你,所以才會拿起筆給你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