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夫日前因為「承傳手藝:欣賞裙褂展覽會」而重遊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展覽設於L0藝廊,入口處左邊的「運」字十分吸睛,用純金線在紫色背景布上繡成,受展覽場地限制而摺起了另一個字,完整版應是「行運」兩個字,為香港目前最大的盤金刺繡品。 中間五件是香港裙褂代表作,展示不同時期香港裙褂的特色。 展覽合辦單位「鴻運繡莊」創立於1975年,是香港裙褂界的老字號。 裙褂製作共有九道工序。 一套裙褂的價值取決於刺繡圖案佈局密度,由密至疏分別是褂皇、褂后、五福和小五福。 1950年代以前,本地新娘流行穿著「紅黑褂」,黑褂紅裙象徵陰陽相配,後來演變成紅褂紅裙。 現稱「小五福」的「疏金紅」是最經典的褂款。 「褂皇」的金銀線遮蓋底布達90%以上,製作需時18個月或更長。 沒想到在裙褂展也會見到Hello Kitty。 2000年代香港首創的Hello Kitty水晶裙褂(後)。 2000年代香港首創的Hello Kitty水晶裙褂(前)。 褂的前幅有兩隻Hello Kitty。 Barbie公仔穿上現今最細小的本地裙褂。 展期由即日起至5月20日,壽帳是窩夫印象最深刻的展品,圖案非常精細。*本網誌純屬個人意見或經驗分享,只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