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過,居屋毫無疑問是綠表或白表人士的上車階梯救星,想要無須付出太多就順利上車,需要的是運氣。有沒有方法可以易抽些?是沒有的,不過確實有方法可以令人更易選到心儀單位,居屋戰略只有一個,就是有大買大,愈大愈好,不需要太理會層數或方位(當然對住垃圾房就另作別論),但相信即使是對垃圾房,只要你單位夠大,物業升幅所賺得的錢都會比細一個size的單位好,因為香港樓市就是如此不合理、反常及變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所以,假如想透過居屋賺到最大回報,登上私樓或移民才是你終極目標的話,記得鎖定最值錢的屋苑(地點)後,就直接以選取面積最大單位為目標,高中低層絕對不是問題,座向亦絕對無所謂,不要因為座向或高中低層而放棄大單位選項,因為你埋單計數時可能會因此少賺100萬以上,隨便抽一個近年的新居屋屋苑二手成交就知道,只要多一間房,價值就是100萬。說回正題,到底怎樣才能較易抽中居屋?以下這句是廢話來,但卻是關鍵,就是擁有綠表。青年人或有意置業的公屋友,你要做的,就是儲好首期及裝修錢,並且說服你的家人拿綠表出來抽,機會就立即提高。無法說服家人,或者因為家庭問題令你無法拿出公屋?那也是沒辦法的事,盡自己所能吧。或者有人會問,自己單飛出去排公屋,然後再用特快公屋抽居屋又得嗎?答案是得的,但特快公屋轉居屋也有限制,就是要等3年。因為取得特快公屋後,3年內買居屋也是視為白表申請,但只要忍3年,就可以取得綠表,總好過無了期地輪候「正規」公屋隊伍。假如你擁有綠表,如何部署才能易些選中儀單位呢?需要知道,即使是綠表者抽中居屋,揀樓時亦有先後次序之分,一般來說,每期新居屋揀樓次序為受重建或拆遷影響的人士為第一梯隊,他們選完後,就到綠表人士,而綠表人士之中,又以家有長者的家庭為先,跟住就到沒有長者的核心家庭,再到單身人士。因此,假如想要提升買到樓王機會,你的綠表名單內必須要有長者,突然憑空「搞」一個長者出來一般當然沒甚麼可能,但調返轉來說,有長者就記得加他們名在名單內。至於往後怎樣處理長者的問題,就家家有自己的經,自己妥善處理後續的事。那白表選樓次序又怎樣?跟綠表一樣,頭批也是公屋清拆計劃影響的人先選,然後到綠表家有長者申請者,之後就到白表家有長者申請者,再之後就是綠表核心家庭,然後到白表核心家庭,再到公屋清拆計畫影響的單人申請者,然後才到綠表單人,再到白表單人。以上可見,白表單人要買到大單位,基本上機會是微乎其微。不過相較之下,白表人士要帶一個長者應該會較綠表較易。抽居屋,是一個抽中就無得輸的博彩遊戲,自住過世,絕對OK;自住期間需要錢套現,轉按貸款兼賺回贈,又OK;抽來用作炒買,將公屋綠表「套現」,賺人生第一桶金,亦都OK(仲賺埋住嗰幾年的錢),來年9000個居屋單位,筆者相信依然會爭崩頭,雖然香港正發生移民潮,但由於這次移民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沒有迫切性,因此潮退的速度並非真如集體走難般令樓市崩塌,反而會是慢慢地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