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吧,睡吧,我親愛 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a著 你......”這首溫暖甜蜜的搖籃 曲,是很多媽媽陪伴嬰兒入睡 的枕邊曲,幾乎所有人都聽過 這段親切又耳熟能詳的曲調。 可是,這首搖籃曲出自哪位作 曲家也許並非人皆共知。他就 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弗朗 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 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讓我們一起走進舒 伯特的音樂世界去看一看吧。 1797年1月31日,舒伯特誕生在維也納近郊赫田塔爾的一個平 民家庭裏。他十一歲時以出色的童聲進入教會寄宿學校學習,十六 歲變聲後才離開,這時他已經嘗試作曲。他的第一個創作時期直到 1818年為止。在這個時期中,舒伯特首先在歌曲領域內形成了自己 獨特的風格,他的歌曲半數是在這幾年內寫出來的。這個時期他也 創作了一些交響曲,但這些作品還不夠成熟。 舒伯特的生存年代正值法國大革命後,新舊政治思想交替、 征戰的過渡時期,保守的歐洲君王和政客並不喜歡法國大革命期間鼓吹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這極大的威脅了他們的統治地 位,所以想方設法對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者進行鎮壓,那個時期的 歐洲國家充滿了不安、動盪和壓抑的氣氛,人民毫無真正的自由安 息可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舒伯特艱難地進行著自己的創作。 但那個年代的人似乎並不懂得欣賞他的作品,所以很多優秀的作品 在當時並沒有受到關注和認可。他出版自己作品的低廉收入並不能 使他擺脫窮困黑暗的生活。他曾經在他父親任校長的學校裏擔任過 非音樂專業的教師,但是他除了作曲之外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 甚至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他突然有了音樂靈感,便對著學生們 說:“現在開始我們改為音樂課吧。”說完就立刻在黑板上作曲, 並教學生們演唱。 舒伯特脆弱的內心世界使得他無法通過作曲之外的生存方式 生活,似乎他的世界中只能與作曲相伴。由於政治的壓抑與黑 暗,舒伯特極度想在他的音樂世界中創造出一個純淨美善的“世 外桃源”,想把現實生活中苦悶的內心安放在他的音樂城堡中。這 樣的心態讓他感到哪怕是教授音樂課也令他厭倦無比。他的生活更 加窘迫窮困起來,甚至用自己作的曲子去討一口飯吃。 幸運似乎找到了舒伯特,由於他的創作才能,吸引了當時很 多詩人與音樂家,他們成為了舒伯特忠實的粉絲,並把他保護了 起來,一直資助舒伯特,形成了舒伯特小組,還定期舉辦沙龍音樂 會,專門演奏和演唱舒伯特的作品。有一位與舒伯特名字極其相似 的友人舒伯爾(Franz schober),他把舒伯特接到自己的住處,在 任何方面都完全地資助舒伯特。從生活到創作,友人為舒伯特提供 了一個最安穩的環境。 1818~1827年,是舒伯特創作的中心時期。在這十年中,他除 了繼續寫作歌曲外,還創作了聲樂套曲、交響曲、室內曲、鋼琴奏 鳴曲等比較大型的作品。這一時期他的大型創作逐漸走向成熟,並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其中包括《b小調第八交響曲》(亦稱《未 完成交響曲》,1822)、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冬日的旅 行》。 雖然看到舒伯特的創作數量確實在朋友們的鼓勵保護下有了 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在他的音樂作品中卻聽不到真正的安息,幾乎每部作品中都通過樂曲中不斷地轉調、離調而顯露出他遊移彷徨的 內心世界。有樂評家稱他是“音樂中的流浪者”,雖然他極其想在 音樂創作的世界中找到一個能超越現實的避難所,但比起現實的黑 暗更可怕的是,在他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更強大的黑暗勢力在控制著 他。仔細品味舒伯特的作品,其中都有著非常迷人美麗的旋律,但 是緊隨其後的便是黑暗和壓抑的音樂氣氛,這兩者同時存在。一位 友人評價舒伯特是“雙行人”性格。雖然他極度嚮往美好和光明, 但卻一直被內心的黑暗打敗。這使我們聯想起聖經《以賽亞書》59 章9節中的一句話:“我們指望光亮,卻是黑暗;指望光明,卻行幽 暗。” 舒伯特的音樂特質很充分地體現在他的《b小調未完成交響 曲》中,這部交響曲寫於1822年。在舒伯特生前,這部交響曲始終 未能得到演出。直到1865年——舒伯特去世後三十七年,這份總譜 才引起了公眾的注意。按西歐古典音樂的慣例,交響曲一般應該有 三至四個樂章。但舒伯特這部交響曲只有兩個樂章,第三樂章只有 九小節改編為管弦樂曲,其他部分仍停留在鋼琴曲譜的形態,第四 樂章則連草稿都沒有。但第一、第二兩個樂章無論在形式上或感情 處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無縫,整個內容至此已表達得十分完整, 再加任何詼諧曲樂章或終樂章,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所以,此曲 在形式上雖然未完成,但實際上是完整無缺的,並因此而顯得結構 新穎,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僅是舒伯特交響曲中最 傑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樂的一部絕世佳作。後人中也有不少熱心 者,想為這部交響曲補寫第三、第四樂章。但是演出的結果與前兩 章格格不入,簡直是“畫蛇添足”。正如一位美國音樂評論家所說的:“讓我們還是感謝舒伯特沒有完成它吧!米羅那座無臂的維納 斯雕像,也許會比有臂的更有價值。” 先看一下這部作品的第一樂章:第一行的引子部分被著名指 揮家魏因加特納(Felix Weingartner)稱為“來自地底世界的聲 音”,如同走向深淵的惡夢。感覺到一種黑暗的氣氛,像是死神 在低沉的說話。這樣凸顯了“b小調”的調性特點,貝多芬曾經稱 這個調性是黑色調性。主部主題由兩個樂器吹奏,單簧管與雙簧 管。單簧管的音色在管樂器中色彩是相對孤獨且陰暗憂鬱的,雙簧 管的聲音卻相對柔和甜美一些,這兩個樂器的結合充分顯示出舒伯 特內心中“雙行人”的兩種很矛盾的個性。副部主題轉到溫暖親切 的G大調,像是純樸的民謠,讓聽者心裏得到舒緩,感覺到了甜美 的樂園。旋律先由大提琴奏出,然後再由小提琴重複,從調性和演 奏樂器的選用上都比主部主題要明亮溫暖,通過副部主題的旋律, 我們能感受到舒伯特心中幻想出來的美好世界,但是這樣的世界像 海市蜃樓一樣的虛無又短暫。很快,不安躁動的情緒打碎了一切的 美好,接下來的展開部充滿了痛苦的呻吟、絕望的悲戚和艱難的抗 爭,再現部和尾聲在無限的感懷和悲傷中結束。 第二樂章極具田園風和抒情性,音樂比第一樂章明朗一些。平 靜而安寧的內心體驗,澄明而達觀的超然感受飄然而至。主部寬廣 而溫柔,副部樸實無華的牧歌風主題深情地傾訴,整個樂章隱隱透 著淡淡的冥思與遐想。最後,音樂在逐漸朦朧惆悵又恬靜的氛圍中 結束...... 1828年11月19日,年僅三十一歲的舒伯特離開了人間。親友們 按照舒伯特臨終時的囑託,把他安葬在貝多芬墓的近旁。在他的墓 碑上刻著這樣的字句:“死亡把豐富的寶藏和更加美麗的希望埋葬 在這裏了。”可以看出他的友人對他巨大才能的認可。 舒伯特終其一生希望通過音樂創作與當時的黑暗現實做抗爭, 渴望在音樂的世界中尋求到靈魂的安息之所,但最終打敗不了人性 中的軟弱、懼怕和黑暗。他自己曾經說:“你們聽到的那些美好的 旋律,都是我帶著最痛苦的心去寫的。”回味舒伯特的人生時,發 現音樂的世界確實能讓人暫時脫離現實的愁苦,但是力量是那麼微 弱,不堪一擊。雖然他一生都努力向著最光明的音樂世界奔跑, 想在那裏找到人間天堂,但無論他多麼想掙脫捆綁他內心的痛苦枷 鎖,卻最終勞碌一生悲慘離世,在他所走的人生道路上,他尋求到 了什麼?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 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傳1:13)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 息。”( 太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