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最後一天,選擇了以淡水作結。 早上check out 整頓過後,大約10:00就搭捷運往淡水。 淡水車站和其他捷運站的外觀明顯不同,這是仿紅毛城的建築style,而它本身並不是有相當的歷史~ 首先就到淡水老街填滿肚子~ 話說本身想過這天一早去阜航那邊排隊~可是還是做不到XD 於是就直接來淡水吃吧~ 說起淡水名物必定是阿給。 星期二早上11:00,淡水老街食肆的客人並不算多,這天造訪的也是,只有一兩位看似熟客的人在用餐。 一份阿給 (TWD35) +一碗綜合魚丸湯 (TWD45)~ 阿給其實是將粉絲釀入豆腐裏,以魚漿封口再加上甜醬而成的一個特色食物。 初品嚐時,混和醬汁後感覺頗特別,下吃去味道不錯,是可以令人encore的食物~而魚丸湯都不錯~ 在老街再吃了點小吃後,就回到了車站的公車站等候紅26公車,一程TWD7。 紅26公車總站就是漁人碼頭,不過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的我去情人橋也就怪怪的,況且我也有其他景點想去,最後就沒有到碼頭去了~ 在滬尾砲台下車~ 下車後,望了一眼發覺附近沒有人,景色不錯,就開始拍照兼唱著「空無一人的大街.....」♪♫~~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在外地只要察覺沒有人而又想唱時就會唱XD) 就在我唱完兩三句之後,一個華麗轉身,驚覺原來有一個大嬸坐在候車亭中…………… 當時也就對望兼呆了數秒來不及反應…當我有意識之後就扮若無其事般快速離開現場……(怎麼不是沒有人,從來都沒有嗎T__T) 來到這裏當然不是為了唱步步啦,而是想去一滴水紀念館。 無論到一滴水或滬尾砲台都要上一段斜路。 新北市忠烈祠也在附近,可以看到往忠烈祠的方向都有很多民國國旗。 話說回來,原來淡水忠烈祠前身是供奉明治天皇的淡水神社,現有少數遺構例如石燈籠可以原址保存。台灣絕大多數在日治時期興建的神社,在1949年後不是被拆除就被改建,很多忠烈祠都改建自神社,而現在很多神社都只能找到零星的建築物。 點擊圖片放大 +2 經過和平公園,看到這些石梯/路就知一滴水不遠了。 可能有不少人會對一滴水紀念館覺得陌生,其實這是淡水比較少見的一個日式建築,而且是較少遊客光臨的淡水景點。(當日去到都是台灣人來參觀~) (圖片擷取自網絡) 另外如果有看過台劇有愛一家人的話,裏面的民宿幸福居就正是一滴水紀念館~~ 點擊圖片放大 從一滴水紀念館的正門入去,日式風就陣陣吹來。 參觀紀念館是免費的,進入前和其他日式庭園一樣是要脫鞋的。 其實一滴水紀念館並不是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而是在2000年代由原本坐落在日本福井縣的古民宅遷移至淡水現址,據說是表示了台日友誼。 以一滴水命名,是因為建造者認為一滴水也要盡用,珍惜資源的『滴水』禪宗思想,以及紀念曾幫助整個遷移過程的人,每人一分努力完成壯舉,就如水的力量般。 值得一提的是,樑柱並沒有使用釘子建成,很敬佩建造者和幫忙重建者的智慧。 館內除了參觀日式建築風,也展覽了原來建築物主人,日本文豪水上勉和陳舜臣的文學作品。 點擊圖片放大 絕好的拍照地方~~~ 隨行隨影~ 在一滴水附近,還有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建於19世紀末的清治時期,由巡撫劉銘傳命令建造,北門鎖鑰四字就由他所寫。 入口的門環~~ 原本士兵的寢室,辦公的地方~ 點擊圖片放大 內裏展覽了砲台和一些關於淡水的歷史~ 來到這裏才發現有這些卡供人集郵~ 砲台現今已經沒有軍事用途(主炮已在日治時代拆毀了),遊人可以悠閒地逛逛這個昔日的砲台~ 下回繼續漫步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