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由於工作關係,已很久沒有更新文章了, 久違了的blog T_T 2015年就一於再次執筆吧,我也希望更新時間不要相隔太長 /_\ 台灣之行第五天,在高雄的第一個早上,選擇了在85大樓附近的多倫多Cafe 作為高雄的開始,味道還可以啦~ 在高雄的這幾天,我們也沒有太刻意要找甚麼店鋪去吃,而是隨意地找東西吃~ 填飽肚子後,正式開始我們的高雄之旅TvT 85大樓跟捷運三多商圈站距離不遠,走10分鐘左右就到。 台北有悠遊卡,高雄則有一卡通,皆是類似八達通的智能卡,不過悠遊卡和一卡通的使用範圍不及八達通廣, 而且有地區限定暫時不能互通 (在機場出發時華航送了一張悠遊卡給我們,但是在高雄可是得物無所用啊T_T) 因為這幾天我們都不會一天多次乘捷運,於是便沒有買一卡通的念頭。 在買車票時,一直有一枚硬幣反反覆覆未能成功投入....疑惑之際, 拿起硬幣一看....原來是一枚人民幣,乃是其中一位朋友的得意之作:0) 高捷的車票,很像xx 樂園的代幣.... 星期五的三多商圈月台,很寬闊悠閒 高捷的使用率看來也不太高,很多時一些月台閂門都被封鎖不用,只用幾卡車廂,即使黃昏下班下課時間也不見香港般迫爆的場面。 搭了八程捷運,很多時車廂上的高雄人都是很安靜的,最嘈吵的是我們幾個時不時聊天的香港人(當然我們也有收斂的).... 來到了Formosa boulevard,傳說中的美麗島站,但很可惜幾次到來均只是轉線,遺憾地沒有看過光之穹頂T_T 在美麗島站轉換橙線,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駁二藝術特區。 在鹽埕埔下車,往大勇路南下一直走約十分鐘就會看到顯眼的倉庫群。 到達駁二時,帶點幸運的是天剛好下完雨,微風吹來的感覺挺舒服的,小狗也來駁二偷閒呢。 駁二其實原本只是個高雄二號接駁碼頭,亦曾閒置了一段時間,後來在市政府重新規劃下成為了一個在台灣南部很重要的藝術地帶。 點擊圖片放大 在這裏的藝術家會在倉庫內外作展覽,寄賣,不時亦有一些藝術節,表演活動舉行。 這裏亦有些倉庫被改裝成餐廳,可說是頗多元化。 提起駁二就會想起的一幅塗鴉。 這作品以台鐵為藍本,個人很喜歡看這幅塗鴉,特別是樓梯的位置真的很迫真。 點擊圖片放大 在駁二和毗鄰的香蕉碼頭均很常見的仿大叔大嬸藝術品,其實應該是駁二的吉祥物吧(?!) 除了呀珠媽之外,大黃蜂亦在這裏現身~ 在往西子灣方向,逢萊路十字路口上會看到右邊的高雄港牌樓,隱隱約約告訴人們高雄港以往的繁華。 當日有叮噹誕生前100年展覽,而香港的叮噹則已然而去。 點擊圖片放大 駁二的倉庫群,很多都看見有台糖的logo。 有些倉庫更被規劃成洗手間,只是這種氛圍下去真的能安心"解決"嗎 ...... 再走下去,赫然發現這裏竟有這麼大的一塊草地。 在整個駁二,個人最喜愛的就是這個大草坪。 不知道平日的駁二如何,只知道當日來臨的人不算多得擁擠,在這裏的得到的空間很大,心曠神怡,慢活的感覺多好啊... 這塊草坪除了偌大的空間外,也有不少鐵製的藝術品在這。 這個球用一堆鐵製成,望下去就像一堆工業廢料裹在一起,是否在說工業發展產生的廢物像滾球般增加? 作為偽文青的我,說實並沒有很多作品能明白其意思,也是依靠創作力量和幻想...... 這塊草坪有多條路軌,其實是因為這個地方原是日治時期的高雄港車站,是老高雄很重要的一個車站 。 沿著棧道走,就會看到一些台鐵車廂。 當時以為這些台鐵車廂也是駁二的藝術品之一,沒有考究太多,回港後才發現,原來放置台鐵車廂的地方,就是打狗鐵道故事館。 原來只要我們繼續走下去,就會看到更多的東西。 由於鐵道館和駁二互通,兩者的界線已分不清,兩者來個crossover展覽... 話說回來,這塊草坪的慢活,和台灣賦予我的慢靈魂,也使我回來後有一段時間不適應急速的生活(真的啊...... 畢竟,台灣的生活相比我們都慢,捷運不會像我們般擁擠,人們不會經常追趕時間,甚至電梯都是慢速度的。 越過了無垠海邊,我只想要慢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