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了「你的名字」,最近亦找回新海誠的舊作來翻看,這次談的是秒速五厘米。它是二零零七的作品,筆者就是從這套動畫開始認識新海誠。故事由三章組成,暫只談談第一章。 故事描述一對男女(貴樹和明里),他們由小學認識。由於兩人有著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經常也在一起,很快便互生情愫。他們相約入讀相同的中學,希望一直在對方身邊。 點擊圖片放大 然而這時,明里的父母卻因工作的關係需要離開東京,最後明里只能跟隨父母去了櫪木居住。初中時期,雖然二人分隔兩地,然而彼此仍能靠著書信來往,總算是保持聯絡。然而當貴樹父母亦因工作關係而需要搬遷(東京>鹿兒島),二人決定在貴樹搬家前見面,他們約定在明里家附近的車站見面。 到了約定那天,放學後貴樹便踏上征途。然而上天仿佛一直作弄他,先是火車因著風雪的原故不停延誤、暴風更吹走了貴樹準備的信、火車半途中停了近兩小時….. 點擊圖片放大 接連的挫折,他已經感到十分頹喪。雖然沒有放棄,但他已預期不會見到她了。動畫中有一段內心讀白,可從中感受他的心境,讀白如下: 貴樹:「列車在曠野中停了兩小時,每一分鐘每一秒都令人感到漫長。時間就這樣無情地在我身邊溜走。我咬緊牙關,希望不要哭出來…明里..如果你已回家了…」 最後,火車終於來到了岩舟站,已經十一點三。踏上月台,前往約定的侯車室,他不抱任何希望,但就在這一刻他看到這個畫面。 明里仍然在等他。他走到她身邊,輕輕喚醒她。明里看到久盼不至的貴樹在眼前出現,忍不住哭了。 期後,明里帶貴樹去看信中提及的櫻花樹。來到櫻花樹下,二人彼此終於再也抑壓不了內心感情,二人擁吻,深深的相擁。短短的一聚,他們在傾談間入眠,輾轉間天亮了。在明里的陪同下,貴樹來到了車站,準備乘車離去。 臨別之時,雙方就簡單幾句問候,然後道別。 貴樹沒有告訴她信丟失,明里也沒有把信交給他。動畫中未有交代明里為何如此,只見她若有所思。貴樹方面則有一後內心讀白,如下: 「那一吻之後,世界仿佛改變了。渴望能有守護她的力量,凝視著窗外,我一直這樣想...」 可以理解為,貴樹認為二人吻了之後,仿佛己有了一種默契,彼此都想一直在一起,所以貴樹以為雙方都有著相同的想法,故未有交代信的事情。第一章就這樣完結。 後記: 1. 他們原本七時在車站見面,然而因著天氣的原故,火車不停延誤,最後貴樹約十一點三才到達 2.日本的鐵路網十分複雜,如下圖。 3. 東京與櫪木的距離,不算太遠(約八十公里)但對一個十三歲少年來說,殊不簡單。貴樹搬家後,將會雙方將會離得更遠(鹿兒島與櫪木相距一千多公里) 4.那是手機仍未普及的年代,要不然他們不會如此狼狽 5.動畫中很多場面,充斥無力感,例如面對父母因工作搬家、面對風雪的來臨、被捆在曠野中的列車、面對人生重重未知..... 6.如果貴樹沒有堅持,明里沒有等下去,缺一不可,如果一段關係沒有彼此的維繫,實在難矣。也許年幼時,人的感情都較為真摰。 有時間會寫多一篇講餘下部份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