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葉家偉先生從香港到來澳門,教授立體攝影模型的製作方法,原來觸發葉先生創作模型的,是出於保育本土文化的决心,由於社會急促的發展,眼見地道大排檔被取回牌照,清拆在即,便决定把這個美好的記憶用攝影機把影像留下,再轉化成立體拼貼藝術品,作為永久的記憶,這種創新的視覺表達藝術,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和讚賞。 立體攝影模型給本人很大啓發,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在去年九月,把立體攝影模型引進到教學課程裏,希望藉此喚起學生們對自身的社區的關注,學生們選擇的題材廣泛,大排檔,橫街窄巷,傳統老字號店鋪等等,同學們都需要到實地採訪和拍攝,做一些資料搜集,訪問經營者的傳奇故事和狀况。 點擊圖片放大 +7 到了十二月,同學們都把作業完成,展示在課室裏,在討論成果其間,各人感概良多,才三個多月,氹仔豬扒包露天茶座、青州灶記、群隊街的菜販,通通都不見了,或已面目全非,再也不能重拍昔日面貌的照片,除了有一份失落感之餘,頓覺世事無常,都深深體會記錄澳門影像的重要性,他們所創作的立體攝影模型作品,變得珍貴無比,大家共同上了一課寶貴的歷史見證,很感激葉先生傳授的知識,從這次課堂學習,本人也意會到推廣保育本土歴史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過學習製作立體攝影模型,使學生們深入認識本土人民生活文化,在往後的日子,更關心社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