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讓孩子在山澗游水」鄉師自然學校的校長海星如是說,這攝制組在今次採訪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為甚麼讓孩子在山澗游水、在山澗學習游水會讓我們如此驚訝,倒不如反問為何玩水、學游水必得去人工的游池吧?這些問題中所體現的,就是鄉師自然學校對於教育的理解。學校認為教育機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是孩子的引路者,因此除了要重視孩子的差異外,同時需要透過不同的教育設計來讓他們能夠了解即將進入的世界。而與自然緊密互動的學習,正正就是讓孩子在與自然「玩」的時候,學會珍視自然,了解人是自然世界的一員。 鄉師自然學校是由數位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工作者成立,校址是在屯門的山腰上。登校時有別於大部份學校都設有平坦大道,讓私家車與校車直接駛進,訪客和學生都要鬱過百級樓梯登入學園。採訪當日正席八號風球之後,沿路一片狼籍。然而,走在路上,除了體會了學校強調的自然生活外,同時亦能夠切身的體會自然的力量,心想身在其中的學習的學生,每天走過這段山路,體驗自然的美麗與暴力,久而久之對自然定必會多一份謙虛之心。這段山路,其實都是自然課。 學校的運作亦有別於一般學校採用由上而下的校規,來規定學生在學校生活的規則。在鄉師自然學校所採用的是《生活公約》,由學校成員所共同制訂和遵守,換言之在設計校園生活準則上,學生教師是擁有平等的權利。 想了解更多鄉師自然學校的教育特色及成立理念,馬上收看由視障作家鄺頌安 (安仔)主持的【眼看手亦動】 影片: 【眼看手亦動 — 鄉師自然學校 (一) 】 【眼看手亦動 — 鄉師自然學校 (二) 自然學校的教師、學生及家長關係 】 【眼看手亦動 — 鄉師自然學校 (三) 自然學校的收生標準 海星的自然生活貼士】 編審:鄺浩然 主持:鄺頌安 嘉賓:海星 (鄉師自然學校校長) 攝影:廖雅瑩 攝影:楊珮琳@ Candy Yeung 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