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Air Jordan 1是SNEAKER文化的開端一點也不過分。它在圈中的影響力你或許有一定的了解,畢竟大街上走兩圈就能看到一雙。高達160美金的發售價仍有人加價也要將其收入囊中,每當發售時,現場總是排的水泄不通,甚至有人為了它傷了和氣並大打出手。 沒錯,AJ1是喬丹簽名鞋的開篇之作,都說好馬配好鞍,但初入聯盟的新星在選擇他的坐騎時卻有些窘困。當時能與喬丹合作的品牌大致有三家,Converse、Adidas和Nike。喬丹的經紀人當時給出的條件是希望品牌商能給喬丹做出簽名鞋。大學期間的喬丹一直是穿著Converse在打球,而且Converse也給出了高額的報價但無奈接受不了簽名鞋的要求。1985年的Adidas是運動品牌界的龍頭老大,喬丹當時十分想加入到Adidas陣營中,只可惜Adidas對喬丹並不重視,甚至在喬丹說出「比Nike給的錢少也願意加入」後還是拒絕了喬丹。最後喬丹只好選擇了報價在5年250萬美元並且能做出簽名鞋的Nike。Nike與喬丹的故事就此開始,SNEAKER文化的序幕也從此拉開。簽約了喬丹的Nike正在籌劃著第一雙籃球鞋的設計,說到Air Jordan系列的設計師你可能會想到傳奇設計師Tinker Hatfield。畢竟他設計了Jordan 3、Jordan 11、Jordan 13、Air Max 1等眾多經典鞋款。但Air Jordan 1的設計師是時任Nike創意總監的Peter Moore。Peter Moore同樣是一位天才設計師,他結合那時Nike已有的三款鞋型完成Air Jordan 1的設計,三款鞋分別是Air Force 1、Nike Dunk、Nike Teminator。1985年,Air Jordan 1亮相,首發配色就是人們口口相傳的「禁穿」,名為「穿」是因為當時的NBA規定球員的球鞋只能由黑色和白色構成。然而這雙Air Jordan 1中卻加入了公牛的大紅色,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十分吸睛。 雖然NBA明令禁止穿著,可Nike仍願意支付每場5000美元的罰單讓喬丹穿著「禁穿」上場,事實證明這樣做是正確的。AJ 1的曝光度大幅提升,Air Jordan 1的名號也就此打響。(也有人認為當時的「禁穿」是形似Air Jordan 1 的Air ship,後期Air Jordan 1套用)對於「扣碎」這個配色大家一定也有所耳聞,在1985年時喬丹參加了義大利的一場表演賽,在一次扣籃中喬丹將有機玻璃的籃板震碎了。而他腳上穿的正是Air Jordan 1,但不是「扣碎」配色,而是「芝加哥」配色。然而「扣碎」配色為什麼是橙色呢?是因為表演賽的球衣是橙色。 Nike正是以球衣配色為靈感設計出 了「扣碎」配色,並在鞋墊中印有玻璃渣圖樣。Air Jordan 1對於Nike來說是一雙跨時代的球鞋,64.99美金的發售價對於當時10-20美金就能買到一雙普通的籃球鞋來說簡直就是天價,但高額的價錢並不減Air Jordan 1的火爆程度。1984年Nike所有產品全年的銷售額是6500萬美元,然而1985年光是Air Jordan 1就賣了1億美金。人們連街邊的Air Jordan 1海報也不放過,昨天貼了75張第二天就被人撕走了54張,可見當時的人們對Air Jordan 1的追捧程度是多麼的高。Air Jordan 1雖說很火爆,但當喬丹第一次看到這雙鞋的時候卻覺得這是一雙巨丑無比的籃球鞋。喬丹對Air Jordan 2一樣不滿意,甚至在Peter Moore設計完Air Jordan 2後一度要離開Nike,正是傳奇設計師Tinker Hatfield的Air Jordan 3才最終留住了喬丹。話說為什麼Air Jordan系列要換設計師,我們需要再聊回Peter Moore。Peter Moore被稱為天才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從波特蘭飛往芝加哥的飛機上完成了最初Air Jordan系列logo "Wings"。 其靈感則是航空公司飛行員的飛翼徽章,而且整個設計是在一張餐巾紙上完成的。Peter Moore在設計完Air Jordan 2後一直在拖Air Jordan 3的設計稿,其目的是為了拉攏喬丹一起離開Nike,同行的還有另一位對Nike來說意義非凡的老員工Rob Strasser。但結果我們是知道的,喬丹被Air Jordan 3留下來了,而Peter Moore和RobStrasser則去了Adidas。Peter Moore才華橫溢,設計了後來的Adidas logo "3 Bars"。總的來說,Air Jordan 1的誕生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當時的人們已經對Air Jordan 1產生了濃烈的熱情。他們一定想像不到,30多年後的今天,Air Jordan 1任然影響著一大批人。喬丹的偉大造就了Jordan鞋系列的偉大,SNEAKER文化也正是有了Air Jordan 1這樣的OG鞋款才能發揚光大,並延續至今。—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