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早往Hvar是想趕及當天下午的元老籃球賽。大家最大的期望是一睹古高(Toni Kukoč)的風采。 提起古高,熟悉NBA的球迷都知道他是芝加哥公牛的冠軍成員,也知道他代表克羅地亞取得1992年奧運男子籃球的銀牌。但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他與前溫布頓冠軍Ivanišević一樣, 老家同在Split。古高未加盟公牛之前, 替Split連續取得三屆歐洲冠軍, 他可以說是Split甚至是國家的英雄。古高每年暑假都會返Split探望家人和度假。我們未去觀看元老賽之前已在市內與他碰過面。以他高人一等的身型實在很難會見不到他。聽說古高今年已回國, 當地報紙稱, 他還與米高佐敦一起在Istria打高爾夫球哩。 至於那天的元老賽主要讓部份與古高同期的國家隊成員聚一聚舊。相較對手斯洛文尼亞的元老隊,古高和他的隊友算是保養得不錯。籃球王子最拿手的三分球經一輪熱身和失手之後重現昔日的光采。他還連續投進六、七個三分球哩。老鬼們的一些傳送和配合仍是火喉十足。除了球員玩得開心,我們也看得開心。 看完球賽的一個驚喜是被當地的報紙記者安排我們與古高合照。我們幾個中國人出現球場內自然引來好奇的目光。在場的記者也過來與我老公聊了幾句。他得知我們特地來看古高雖然有點詫異卻十分高興。或許記者叔叔覺得我們遠渡而來捧古高場,所以值得幫我們來一張合照吧。古高本人也非常友善。 其實在一個熱愛體育運動的歐洲小國生活,遇上體育界明星一點也不難。我在Split也踫過北京奧運女子跳高銀牌得主Blanka Vlašić好幾次。另一次也遇過男足的國家隊教練Slaven Bilić。我們今次在Split的「麥記」還踫上前紐卡素球員、澳洲國腳維度卡(Mark Viduka) 。 雖然運動狂熱克羅地亞實際上是全國性的, 但Split擁有歷史最悠久、最瘋狂的球迷會 - Torcida。 2008年Hajduk在香港參與賀歲杯, Torcida在香港也留下了印記。我有一次走過香港一條主要街道,發現某銀行的外牆留下了Hajduk會徽的貼紙。Split的報紙也派了記者隨隊同行。那時每日至少有兩頁的報導, 所以Split的居民非常清楚Hajduk當時在香港的每日動向。 Torcida在Split當然是無處不在 - 噴畫、旗海、會歌, 更不用說各種可以變成紀念品的物件。Hajduk有比賽的日子, 即使祇是季前熱身賽, Torcida必定到場落力打氣。他們落力的程度不得不叫我感動。 Torcida在克羅地亞的「江湖地位」從2009年年頭的一件事可見一斑。當時世界手球錦標賽快展開, 克羅地亞被編在Split打分組賽。克羅地亞國家隊教練表示,Torcida到場幫國家隊打氣會大大鼓勵士氣。 Hajduk在2011年會慶祝球隊創會100年, 聽聞Barcelona會來到Split踢表演賽, 且看Torcida到時會怎樣瘋狂慶祝和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