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CEF/UN0211678/Naftalin 2018年5月22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西北部城市姆班達卡,學生們在進入教室之前洗手,以幫助遏制伊波拉疫情的暴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這座港口城市受影響地區的50所目標學校裏設立了洗手點。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正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南部的伊波克衛生區。約兩個月前,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部長宣布該國暴發伊波拉疫情,伊波克是三個受影響衛生區其中之一。 過去幾周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剛果民主共和國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來說壓力巨大。在最早召開的一次協調會議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表已經明確了我們今後的工作計劃,即要與疾病鬥爭到底,我們必須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來遏制疫情。 速度和效率 在宣布疫情數小時後,我離開位於金沙薩的工作地點,搭乘聯合國航班飛往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到訪這裏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辦公室有助於我們迅速開展針對這場新危機的應對措施。 姆班達卡位於比科羅衛生區北部約100公裏處,在這裏發現了首批伊波拉病例。我在姆班達卡逗留的時間不長,因為我們必須盡快趕到比科羅。在宣布疫情三天後,我與同事艾格尼絲、姆德斯汀、文森特和讓·皮埃爾就來到了比科羅。我們的使命看似簡單實際複雜:遏制傳播風險。我們打算快速鎖定每一例伊波拉病例和疑似接觸者。 追蹤疾病 隨著疾病從姆班達卡向伊波克衛生區(比科羅東部)蔓延,我們需要在新的受影響地區作出響應。我們必須在疾病蔓延時及時追蹤,而比科羅不會是我的最後一站。 © UNICEF/UN0216106/Shadid 2018年5月30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Wangata社區Vie Nouvelle小學的學生們在進入學校前必須先洗手,然後使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的紅外溫度計進行體溫篩查。該措施意在降低伊波拉病毒病(EVD)在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的傳播風險。自該國爆發伊波拉疫情以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其合作夥伴已經向超過30萬人提供了有關如何避免病毒感染的救生信息。 在比科羅工作一周後,我前往伊波克衛生區,率領我們在那裏的首支團隊開展工作。我發現自己身處越發艱難的境地,但這並沒有讓我退縮。如果疾病蔓延至此,我們將繼續堅守阻止疾病傳播。 在過去幾周,我一直忙於追蹤伊波拉疫情的情況:跟蹤疾病演變、病例和接觸者;組織有關防護措施的各種宣傳活動;在公共場所分發潔手用品;為受影響家庭提供心理輔導。至今,我們還需要追蹤伊波克衛生區內150多名接觸者,這無疑是一項十分艱辛的工作。 儘管無法預測疫情將如何發展,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將動用一切資源,快速打贏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