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習慣護膚,但塗上許多護膚品面上依然千瘡百孔,但不一定代表護膚品出問題,可能是沒有對症下藥。暗瘡成因大多源於毒排欠佳,但毒從哪裡來? 其實油脂分泌減少是主要原因之一,但為何有些青春少少堅持不化妝也依然皮光肉滑?偶爾生暗瘡情況屬普遍,但有些瘡用盡許多方法依然存在,甚至愈治愈惡,這原來是每天日常生活留下的禍根,如壓力、飲食和習慣。近年開始流行中醫以暗瘡位置觀照身體健康狀況的體質調整方法,我搜集了一些中醫資料,大家不況都留意一下,看看有否改善吧! 額頭暗瘡VS肝臟: 病徵:五臟當中,心主理人體的神志和血脈功能,若雜念太多會出現難入睡、多夢、過早醒來等問題,亦阻礙氣血運行,引發心悸、胸悶、氣短等症狀,容易令人偏激、偏執,造成額上肌膚不斷出現毒瘡。 成因:中醫認為,額頭反射的位置是肝,如額頭不斷長出大小暗瘡,代表肝臟經不能負荷過多毒素。其實夜睡、長時間熬夜都會令肝臟失調,城市人喜在晚上11時後才睡,毒素就在這時積聚下來,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環問題。心理方面野心大,壓力大,脾氣差,高估自己能力;或不懂拒絕常接受額外工作;或容易斤斤計較,容易將小事在心上。工作小心眼,但生活卻流於粗糙,而引致心火旺盛、心火上炎。 建議:早睡早起,多喝水。10至11時睡覺,讓腦中的退黑激素處理失衡的神經系統。要知道深層睡眠才可讓肝臟進行排毒。中醫研究發現,長期過度勞心勞力額頭常會長瘡。這些人想冶好瘡,應作三種養心鍛煉。 例如: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做一些輕鬆運動如緩步跑、瑜伽等,時間約20-30分鐘。如果覺得勞累或身心疲乏,盡量到戶外活動,公園、海邊、樹林等隨涼通風的地方,注意免將工作情緒拉得太緊,改變多憂慮的生活習慣;及培養喜歡的嚐好可陶冶性情,放鬆心情。 鼻翼暗瘡VS胃: 病徵:消化不良,血液循環更差,經常便秘和胃氣脹。 成因:不一定因為油脂分泌旺盛,可能平日飲食太重口味以至胃火過大。 建議:少食刺激食品如火鍋、冷凍食物、甜品、辣味等,減少吃含有激素的肉類,以免刺激胃液分泌過多荷爾蒙,使胃酸和感官神經系統的火量加劇。飲食以微暖溫度為佳。 唇周暗瘡VS腸: 病徵:便秘或腸熱。 成因:吃了太多辛辣、油炸食物;也可能是使用含過多氟的牙膏所致。 建議:飲食以清淡為主。 印堂暗瘡VS心臟: 病徵:經常出現心悸、胸口悶。 成因:雙眉中間的暗瘡最不能輕視,可能是因為心臟力量減弱。 建議:保護心臟,勿做太劇烈運動,遠離煙酒和刺激,增加睡眠時間,同時找心臟科專家諮詢,固本培元。 左臉頰暗瘡VS血液迴圈: 病徵:左臉長瘡 成因:身體處於悶熱當中加上燥熱體質,令肝氣鬱滯,壓力過大致左邊毒瘡產生。血液排毒能力低,可能是肝臟或是血液循環出現問題。 建議:加強血液循環,注意作息時間,保持心情愉快,吹清涼風,不要讓身體處於悶熱環境。多到戶外活動,吃涼血食物如絲瓜、冬瓜、柿餅、綠豆等,要懂得減壓,提醒自己要放鬆心情。 右臉頰暗瘡VS肺: 季節性瘡 秋天 病徵:右臉長瘡 成因:右臉瘡是肺部有炎症的反映。如肺火上升、喉嚨乾燥、痰多、乾咳,應留意一下右臉瘡。 建議:少食致敏食物如芒果、芋頭、海鮮等,可紓緩呼吸道、氣管、支氣管、肺部不適。吸煙多的人臉頰容易出現腫脹,這是皮膚缺氧氣的訊號。 太陽穴痘VS膽囊: 病徵:膽囊加重負擔,令膽汁分泌不足引致額側太陽穴 長瘡。 成因: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吃飯狼吞唬嚥、常吃高油脂 食物。 建議:夏天汗水多太陽穴瘡容易惡化,每天一杯苦瓜汁是最快捷的紓緩方法,或食用如黃瓜、冬瓜、青瓜等都能吸收油脂。若太陽穴附近出現暗粒,顯示進食過多加工食品。 下巴長暗瘡: 成因:婦女—下巴瘡直至月經結束時才消失,主要由於體內激素分泌非常旺盛,內分泌失調引起。 從現代醫學角度,下巴瘡多由雄性激素分泌過盛所致,不過食用現代基因改造或速生家禽,會加劇激素失衡情況。而服食過量補充品會抑制自身分泌,造成雌、孕激素等激素間失衡,引發內分泌失調,出現月經紊亂、乳腺纖維瘤、子宮內膜移位、息肉,甚至乳 腺癌、子宮癌等重症。 太陽穴 VS 膽囊: 病徵:膽囊加重負擔,令膽汁分泌不足引致額側太陽穴 長瘡。 成因: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吃飯狼吞唬嚥、常吃高油脂 食物。 建議:夏天汗水多太陽穴瘡容易惡化,每天一杯苦瓜汁是最快捷的紓緩方法,或食用如黃瓜、冬瓜、青瓜等都能吸收油脂。若太陽穴附近出現暗粒,顯示進食過多加工食品。 結論:原來暗瘡生長的位置,其實係向你身體發出警號。大家都可以參考以下資料,看看能否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