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吃上海麵店的鹹豆漿,但是現在賣鹹豆漿的店已經越來越少,在小妹住的北區,更是一家也找不到,小時候小妹和家人住在土瓜灣的時候,有一家叫貴記的上海麵店吃鹹豆漿、牛肉包、鍋貼和擔擔麵,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這些上海早點,可惜貴記的老闆十多年前退休了,我們再也吃不到貴記的味道,人就是這樣,越是吃不到越是想吃,這些年各區的上海麵店吃了不少,惟獨記憶中的味道找不到,好不容易在元朗找到家比較像的,又離家太遠,而且吃著吃著也不大對味,終於小妹試試自己做做看。 材料如下︰黃豆 2杯水 2000毫升醬油 適量鎮江醋 適量蝦皮 適量榨菜/菜圃 適量油條 適量(還需要1個魚袋)由於這個鹹豆漿實在太易做,所以小妹是由泡黃豆磨豆漿開始做的,做豆漿的方法有2種,1種是用生豆磨成生漿煮沸,另1種是先煮沸水同黃豆再磨,小妹用的是生漿法,用生漿法的原因好簡單,因為小妹的手不耐熱呢,用生漿法可以將豆渣的水份扭得乾乾的!1. 前一天晚上先將2杯黃豆洗淨,加入1升清水浸泡,記得蓋上保鮮紙,氣溫高的話,緊記放到冰箱浸泡。2. 隔天早上將泡黃豆的水倒掉,將泡好的黃豆分3次左右逐少放到攪拌機,每次加入清水,水位蓋過黃豆大約5CM左右,發動攪拌機打成豆漿,重覆數次到黃豆全打成豆漿。3. 先用粗濾網隔一次豆漿,將豆渣倒回攪拌機再次加入清水,水位同樣是蓋過豆渣5CM左右,再發動攪拌機多磨一次。4. 這次用上魚袋隔豆渣,拿起魚袋扭乾豆渣的水份,由於磨了2次,豆渣變得比較幼細,個人建議豆渣可先保留,用來做其他菜式,之後再用魚袋將頭1次用粗濾網隔過的豆漿又濾1次,這樣可以保證豆漿喝起來沒有渣渣的感覺。5. 用一個深一些的鍋子煮豆漿,緊記煮豆漿時要用中小火,防止豆漿黏鍋,期間需要不停在鍋中攪拌,緊記不要讓豆漿沸騰。6. 由於豆漿含蛋白質,在加熱的過程中會產生氣泡,容易溢出鍋,所以大家要注意,最好是把氣泡舀出,豆漿煮到鍋中的氣泡全消,豆漿就煮好了。7. 接下來就是做鹹豆漿的部份,先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的醬油和鎮江醋,再舀入豆漿,加入蝦皮和榨菜/菜圃,最後在豆漿的放上油條,如喜歡蔥花的也可以加入一小撮。個人建議大家一開始先加大約半湯匙的醬油和鎮江醋,嘗過味道不夠的話再加會更好。至於那些剩下來的豆渣也不容浪費,可以混合絞肉做漢堡扒或蒸肉餅,比例大概是1:0.5,還可以用來做麵包,小妹曾試過將一整份豆渣全加入麵包的麵糰內,不過要多加一點點水,做好的麵包根本吃不出豆渣的口感,麵包會帶著淡淡豆漿的味道,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