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我和母親離開八斗子,乘公車到基隆,相信不少香港人對基隆一點都不陌生,那兒有遠近馳名的廟口夜市、港口、碼頭、熱炒店,但是基隆又何止這些景點,有些絕密景點是要挑戰我們的腳骨力的。幾年前母上大人的腿腳還好的時候,小妹就帶了好去挑戰了一回,現在回想起來,幸好當時有去,現在再去的話,只怕母上大人也走不了那麼遠的路。 話說我們在八斗子公巴站上了103路前往基隆市公車總站的公車,當時多少車費已經忘了,在Google Map找到現在是15元台幣一位,我們上車坐了半個多小時才到我們的目的地 --- 市政府(柯達飯店)。不過我們是非常享受那程公車的,除了公車的環境乾淨外,最主要是這輛公車是沿著港灣的公路行駛,可能是因為我們當天是平日下午2時左右搭的公車,車上沒太多人,一路上吹著空調看著海景,十分寫意。 http://buslin0119.blogspot.com/2019/10/20191015-103.html我們下車後就由基隆市政府一直行到中正公園,基隆市考驗腳骨力的絕密景點就是從這裏開始了,首先我們沿瀝青山路走到主普壇,主普壇是雞籠中元祭的主要場所,雞籠中元祭是基隆最重要的民俗慶典,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主普壇的點燈儀式,更能突顯出其璀璨光華,將祭典熱情展現無遺。主普壇樓高三層,是中國古樓式的建築,十分具有規模與現代感,在主普壇上是可以俯瞰整個基隆地區,可惜我們去的時候主普壇不對外開放,小妹和母親/都是在門外拍下照,聽聽主普壇外的一位熱情的大叔和我們講解雞籠中元祭的祭典。 看完主普壇,我們又再一次出發去尋找我們的第二個目標 --- 龍貓車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台灣有很多個龍貓車站,台中台南都有,有的人更會專乘去拍齊各個龍貓車站的照片。我和母親只是順道去打打卡,影影那隻胖胖的龍貓就向我們的下一站走。 我們的下一站是基隆史蹟館,是一個面積不大,簡單介紹基隆歷史的小型博物館,與其說這是一個博物館,倒不如說是歷史檔案館,這是介紹了基隆名稱的由來、基隆的發展歷史、基隆中元祭的介紹、基隆的街道和房屋建築、基隆在日治時期的角色等等,總總與基隆有關的資料都能在這個單層小洋房裏展出,這個史蹟館是免費入場的,大門內會有職員派發各種語言的小冊子,需要的話,職員還會幫忙講解講解。我們母女兩在這兒就耗了一個多小時,行完史蹟館,我們就沿山路下山,期間還找了一間KFC買了一杯聖代,坐下來吃,休息一會兒,按按我們發酸的雙腿。點擊圖片放大 之後我們就向最後一個目的地廟口夜市出發,我們就這兒吃了一些小食作晚餐,不過我們都攰過了頭,不太有食慾,所以我們只買了白苦瓜汁和豬血糕即場吃,再買了一些鹽水雞和豬手回酒店再吃。不得不說,廟口夜市的白苦瓜汁和鹽水雞真是小妹吃過最好吃的,我的白苦瓜汁是在那間是在愛四路3的好兒童圖書玩具專賣店旁的小攤檔買的,他們的白苦瓜汁是只有白苦瓜和鳳梨汁加冰打的,味道濃濃,很是消暑去熱,鹽水雞更是我每次去台北都要專程乘一個多小時台鐵都要到基隆買的,我光顧的那檔是擺在基隆彰化銀行前小芬鹽水雞,他家的鹽水雞鹹度適中,配著各種蔬菜吃更是一流,本人大推花椰菜、玉米荀和杏鮑菇。另外,我和友人去的那次,我們還在愛四路的小攤檔買車輪餅,還記得當天小著小雨,天有些冷,我和友人在街上吃著熱乎乎、甜度剛好的紫米紅豆車輪餅,那種美味是沒法言喻的,最重要的是那兒的車輪餅很便宜,印象中是10多塊台幣一個。要知道在香港最便宜的大判燒都要HK$8一個呢,真是想起都想飛一趟台灣飽餐一頓。點擊圖片放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