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很喜歡台南,因為在這裏找到家鄉的味道。」朋友一番話實在沒講錯,撇除彼此不同的語言,台南依稀帶著日本小城的鄉土味,有「小日本」之稱。台灣歷史上的政經中心都在台南,經歷過荷治、明鄭、清領及日治不同時期的發展之後,戰後台灣重北輕南的城市發展,使南部得以保存多樣化的文化資產,如安平古堡、揉合著西洋風情的東洋建築,以及寺廟的燕脊簷飾如首廟天壇等,台南因而擁有文化都市的獨特性。 台灣受過日治五十年的殖民統治,為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第一個殖民地。台灣總督府對各地進行「市區改正計劃」,其中在台南,在中西區以舊稱大正公園的民生綠園為中心點,拆除府城城牆,構建出五個圓環、格子狀的幹線道路,與火車站、運河串連起來,並且引進西化運動後的東洋建築,多個重要機關均坐落此處,打造成行政樞杻中心,建設都市繁華的城市形象。從而府城風貌摻入近代化元素,就是今日所見的民生綠園文化園區一帶。 坐在朋友騎著的摩托車後座,往市區駕去一個又一個圓環,每次轉入圓環總是覺得在團團轉。民生綠園的圓環放射狀分叉出七條主要道路,在密集車流中穿梭,外地人來到這裏應該會迷路吧。把摩托車停在南門路,徒步走來經過兩旁的原台南神社、孔子廟、原台南警察署。民生綠園最顯眼的建築是國立台灣文學館,為日治時期台南州衙署,戰後數次整修為台南市政府的州廳,撤出後改為文學館,添上書卷氣質。而紅磚建築揉合日本洋化的典雅風格,晚上亮燈後是圓環最醒目的地標。 原台南州廳 轉入舊稱末廣町通的中正路,原林百貨在俗稱台南銀座的末廣町通二丁目開幕,展現昭和年代繁華意象的商業街區。在2014年以文創百貨形式重新開放,溝面磚外牆、水磨石地板依舊古典雅緻,要買文創小物、潮流衣履或手信都有。整幢建築以鋼筋混凝土建造,配以現代化的空間格局,連洗手間也是個很有古意的和風設計,還有先進的鐵捲門、指針式電梯(流籠)設備。這是台南第一座電梯,當時台南人去林百貨店坐流籠是非常新奇的事。搭乘新式電梯到頂樓,居然見到頂層有空中神社「末廣社」,擺放著小型祭壇及燈亭,為侍奉會社主護神的神社。 原林百貨 點擊圖片放大 中正路周邊的古蹟建築實在太多,從林百貨店望向對面街的三角路口,讓人注目的是一整排深灰色的高佻廊柱,為原勸業銀行的台灣土地銀行。向前一點則是整修中的原台南合同廳舍(消防聯合役所),其中央高塔為消防隊瞭望台,是當時台南最高的建築物,佔據繁華地段,隨時監視火災的發生。至於其他值得參觀的建築有司法博物館、氣象博物館、郵局等。最值得讚賞的是,舊建築注入新生命,延續建築物原有的實用功能,這就是活化的意義。 原勸業銀行 而中正路接下來繼續有大動作,將填平原運河盲段的中國城清拆,恢復親水機能,重現日治時期的水岸風貌,將台南運河還給中正路,預計改造工程下年完工。文化界也接著討論中國城旁的原台南魚市場的去留,勢將進一步重現昔日的華麗風光。從民生綠園至中正路,集城市規劃、建築美學、生活命脈的元素,歷經滄桑的建築群以文化園區形式展現,正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喧囂,其實台南一直都很美的。 轉自 etnet 經濟通 DIVA品味派 浪遊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