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絡平台,我們日常和其他人分享生活,總是偏向報喜不報憂。好處是可以散佈正能量,但有時一面倒向好的生活令人難以相信是真實。兩年前在新加坡旅行遇上一個阿根廷人,兩年後我在阿根廷旅行時重遇上他,一拍即合。朋友時常都會問我和阿根廷男朋友一起生活會不會有很多爭執,老實說,和一個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人拍拖,儘管我倆思想如何開通,相處總不免會有些磨擦,可是我們倆從未試過吵架。 每次他生我的氣,他會等我解釋我的想法後,然後倒頭就睡。但無論他內心有多麼的憤怒,他總是會將我擁入懷中,嚷著說我們應該一起進睡,嘗試忘記分歧,睡醒時就會散去怒氣。起初我會更加氣憤,覺得不討論問題不會得到解決。後來我仔細去想,發現若然每件事情都必要達成共識,可能會強行改變對方思想。畢竟每個人的成長﹑經濟環境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方沒有可能完全明白或體會到自己的處境和感受。不是每個矛盾都會有一個解決方案,學會尊重對方的異同,盡量配合,相信對方也盡了最大努力去維繫,才是最重要的吧。 人的記憶好神奇,雖然我們未必能控制一件事情的發生,卻可以選擇怎樣回憶一件事。選擇 忘記 ,對我來說算是一種寬恕,一種無條件的寬恕,對方未必做了甚麼事情去補償,但是自身選擇去忘記對方對自己所做的傷害。忘記一點也不容易,是要放下好多執著,不再去記住傷心的過去,著眼於當下的生活﹑當下的快樂。 這趟長旅行是因為在港發生了好多令我不愉快的事,可以是說成別人傷害了自己,亦可以說是自己的一份執著。若然你下次去旅行是因為去散心,也可以嘗試學習忘記,這是我 #旅行 其中一項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