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領隊好嗎? 做導遊好嗎? 做旅遊業好嗎? 有許多朋友也在問這個問題。 很多人也憧憬旅遊業多姿多彩,可以到世界各地遊玩,但作為事業... 應有長遠一點的想法。 在YAHOO! 教育網看到了這篇文章,可能會為有意入行的朋友,帶來一點點的玄機。 http://hk.promotion.yahoo.net/education/2013052310346/ 旅遊業 有危有機2013年05月23日 , 星期四 旅遊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但近年內地訪港旅行團和自由行引發的中港矛盾問題,令業界、政府和大眾均認為需要反思旅遊業的發展。捷旅假期(中國)有限公司主席何栢霆指出,隨著郵輪碼頭的啟用、商務會議奬賞方面的發展和內地旅客到國外旅遊的增加,香港旅遊業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香港旅遊業議會的數字, 現時香港的旅行社約有1700家,當中約25%以接待訪港旅客為主要業務,餘下約75%則以提供外遊服務為主。而旅遊發展局公布,去年訪港旅客人數約4千8百萬, 當中3千5百萬 為內地旅客(數字包括旅行團、自由行、商務和過境旅客等。)而現時旅遊業的「火頭」都集中於內地訪港旅客這一部份。 投訴多來自內地旅客訪港團 身兼香港旅遊業議會顧問的何栢霆直言,內地旅客的問題十分複雜「零團費甚至負團費的問題,讓內地入境團彷似賭博。國內旅客對旅遊及旅遊產品的認識不足,加上國內消費者保障的問題。種種的事情加起來,令事情難以解決。由於大眾視整個旅遊業為一體,這一部份存在於部分旅行社的問題,影響了行業的形象。」 內地訪港旅客的投訴由香港本地直接負責的做法,與其他地區的做法不同。以香港人外遊為例,於外地不論是行程、住宿出了問題,旅客的投訴對象均是香港負責組團的旅行社。但內地訪港旅行團出了問題,他們的投訴對象不是內地的組團社,而是香港負責接待的旅行社。何希望隨著香港新的商品說明條例推出,新的旅遊業監管機構「旅遊業監管局」的成立,加上內地旅客對旅遊產品的認識增加,問題可漸漸解決。 MICE業務發展空間大 除了接待內地旅客這一部份問題較多外,何認為依然是充滿發展空間的,以簡稱為MICE的會議、獎賞旅遊和展覽業為例,由於香港的地理優勢和配套,吸引很多國際性的會議和展覽於香港舉行。 獎賞旅遊方面,於金融保險業及大型機構方面十分普遍,除了鼓勵業績較佳的員工外,亦可建立更佳的員工關係,令日後業務更順暢。何更透露曾有內地銀行豪花每人50萬,讓4位員工到海外旅遊作為獎賞,可見此等業務發展空間之大。 郵輪公司轉戰亞洲市場 郵輪旅遊的發展亦是旅遊業界所關注的。由於歐美經濟的不景氣,加上2012年初意大利的郵輪意外,令歐美旅客對郵輪卻步,郵輪公司紛紛轉戰亞洲,推出超值優惠,吸引區內人仕報名登船。未來數年更不少大型郵輪下水,加上啟德郵輪碼頭的啟用,定必會加速香港旅行社的郵輪業務發展。 外遊業務發展機遇 何認為香港旅行社的外遊業務依然很大的空間:「多年以來,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之一,國際性的航空公司依然看重香港,加上我們出入境自由,特區護照的免簽証國越來越多,又沒有外匯限制。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居住空間細,工作壓力亦大,因而每當假期都有大批港人外遊。」不過,近年旅客開始繞過旅行社,經互聯網直接與航空公司和酒店交易,令旅行社的生存空間變細,業界需要尋找不同的出路。 隨著內地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國內旅客到國外旅遊的人數必然大幅增長,香港的旅行社和旅遊從業員可把握這個發展機遇,何說:「我們擁有數十年到國外旅遊的經驗,擁有人脈關係和良好的合作伙伴,亦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和運作方法;我們需要好好運用這些優勢,加上政策和法規的配合,這將會更強大的發展空間。」 裝備自己迎接挑戰 何寄語旅遊從業員或未來的從業員,要配合行業的發展,要好好裝備自己﹕「過去旅遊業趨向業內公司培訓,入行資歷和訓練參差,沒有保証。要迎接新的機遇,業界需要吸吶年青較高學歷的人材,為旅遊業創造新的價值。」 本港多間大專院校均設有旅遊業相關課程,其中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與不同海外院校合辦全職或兼讀的學位課程,適合不同學歷,業內或有意投身旅遊業人士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