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0日前,CNN發表了旅行時20個最不該犯的錯誤 (Doh! 20 biggest travel mistakes),分別為: 1. 帶過多行李 2. 看到喜歡的東西,但沒有購買 3. 沒有看清手機月費計劃 4. 誤信酒店「近市中心」宣傳字眼 5. 等免費穿梭巴士 6. 沒有扭實洗頭水樽 7. 懶醒以為自己買到平機票 8. 當地講價講到盡,浪費時間亦令人火大 9. 在機場兌換外幣 10. 高估倫敦希斯路機場的工作效率 11. 買平價拖鞋去旅行,走到夾腳柱和鞋底磨破 12. 怕污糟放棄當地的街頭小食 13. 購買過重的記念品 14. 過份依賴旅遊天書 15. 沒有購買全套旅遊保險 16. 過分沉迷影相,沒用心體會旅行 17. 出發前沒有當地簽證 18. 以周未兩天來遊大城市,走馬看花 19. 於當地以信用卡提款,支付高額手續費 20. 沒有將酒店預訂證明列印出來 photo credit: katerha via photopin cc 20 個旅行時最不應犯的錯 http://edition.cnn.com/2013/08/02/travel/20-travel-mistakes/ 在上面的連結內有解釋為何記者認為是錯誤,你認同或試過的又有那些呢? --------------------------------------------------------------------------------------- 身為領隊亦喜愛旅行的我,發現自己也有以上的「錯誤」,部份因為工作關係無法控制。 photo credit: MowT via photopin cc 先說行李過多,有時候我也不太明白為何我會帶這麼多東西,帶團時或許是工作需要的用品,但自己去旅行時我的行李也算多。我可沒有出現CNN報道中說,帶了過多的衣物,基本上我帶的衫都有穿過的,只是可能身形大,衫褲也大,佔位較多吧! 有時候見到其他行家,發現他們只需要一個小的旅行袋便可以時,我也甚為羨慕。到底出團時我會帶甚麼裝備? 請聽咬牙旅行團的節目重溫。http://www.ourradio.hk/ --------------------------------------------------------------------------------------- photo credit: Lockestek via photopin cc 手機通話費的問題,如果係返大陸,我就係用一咭兩號,費用比香港本地通話費小小吧!不同時段、不同地區也有點不同,反正不用$1.0 一分鐘。不管了,要打就打,要用就用。 去其他國家時,我都會買當地的電話卡,又或者同其他行家借用,總之要有個當地的號碼。一來方便與導遊聯絡,二來好多地方都係接聽唔洗錢,計起來好似化算D。結果係買買埋埋勁多電話卡,大都沒有用完儲值額,放係到等過期。再去同一個地方時,除非係好近時間再去,大部份情況都係搵唔返將卡,或者係去到發現過咗期,要買過。(總然浪費咗,但我估加起來應該無用漫遊咁貴。) 我還有1686飛線漫遊的服務,加上接聽唔洗錢的當地電話卡,其實都唔錯。不過,近年屋企人朋友都會用SKYPE,甚至WHAT'S APP、LINE、微信等... 接聽的電話8成都係廣告... "頂!" --------------------------------------------------------------------------------------- photo credit: pfala via photopin cc 換外幣的問題,我自己去玩一般都會係機場換。如果帶團,我都會叫客人在機場換,或者同導遊換。(部份國家地區的導遊要幫客換錢,賺少少差價。) CNN 叫人唔好係機場排隊換,話去到城入面差唔多,機場換到只係多少少。但好多中文的自由行網站,反而叫人唔好在機場換是因為城入面個別兌換店比機會換多少少。完全相反,但都係叫你唔好在機場換。 我的意見係:「去旅行,只要當地都算係香港人熱門旅遊點,兌換店一般都收港幣,所以都係去到當地換。我就會係機場換,因為好多時去到連出市區的車費都無,大部份城市的機場去市區的車費都相對貴。唔兌換錢,做乜都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