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社交平台,接受好友的應邀,玩了一個運動名為「減廢大挑機」:要持續七天參與,於社交平台中,公開分享減廢心得和理念,並承傳下去,每天邀請兩位朋友參與,再連鎖式般接下去。七天雖不算長,但也不短,加上每天要構思內容,花心思拍照,敍述有關環保減廢大小二三事、心得及習慣,也要動動腦筋。 在環保回收、循環再造的想法裡,沒甚麼比源頭減廢,與珍惜天然資源更好。這是貫徹我作為綠色設計師的「可持續發展」信念,不是節約到降低應有的生活水平,過刻苦清貧生活,而是用得其所的生活態度,繼續樂活、慢活,欣賞週遭的人及事物。我經常在想,若藉著減廢可多關注健康,繼而更注意心和靈的需要,就更具意義了。我樂於推動,因為曾感受及體驗過它的好處,並非一時三刻忽然熱血! 近年中國大陸,媒體出現一流行用語「亞健康」,它是指人們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心理或身體處於混亂,但卻沒有明顯的病徵。學者及大眾傳媒,留意到都市人身心臨界狀態,提醒多關注身心靈健康。因此許多保健食品或用品借用來宣傳,靈修、退修的旅遊活動也隨之流行。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相信這治癒是最好不過。能體驗一下大自然,比如留意一片朗睛、一陣風、一身汗,這等平日已消費,造成了的不必要浪費,藉著綠色生活,得已活出實實在在。當人懂得知足、不單能自得其樂,更會心靈滿足,環保減廢的品格,最終帶來一種愉悅,不是更有價值嗎? 雖知道環保要收到大成效,實在需要由上而下,例如政府政策、傳媒、工商界企業領袖帶領;相反「減廢」這一環,卻是由下而上,由「求」方面逆流上到「供」,甚至把消費、消耗的心態和需要扭轉,這樣才可制造更多廢物、更讓污染浪費源頭遏止了! 註:「減廢大挑機」:應對香港廢物挑戰,首要加強從源頭減少廢物。#大嘥鬼 bigwaster發起連環減廢挑機,帶出我們在生活許多細節上,只要花點心思,可做到惜物減廢的效果!挑戰方法簡單:– 拍下自己日常生活之中的減廢行動– 放上社交網站 (Facebook / Instagram)– Tag2位你想他一齊減廢的朋友– 於帖文內加上活動hashtag#ChallengeBigWaster 或 #減廢大挑機– 連續7天達成減廢任務,養成「惜物減廢」的好習慣,有機會換到阿鬼小禮!#減廢大挑機#ChallengeBigWaster註: 曾刊號角月報 2018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