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師──常令人感覺熟悉,但又有點抽象的專業;是顧問服務還是工程承建?是繪圖員還是藝術畫家?有標準薪酬和服務收費嗎?抽象糢糊皆因其職責範圍實在很廣,大則項目規劃成本預算,小至家電安全常識,通通期望其有問必答。 隨社會生活水平提高,大眾都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及價值;有「設計」如同有創意、質量保證、優越地位、懂消費及個性品味。觀乎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確遊走於藝術與商業、承造科技與傳統文化、理想與現實間,始於創意概念,無終止追求完美⋯⋯說其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師,亦不誇張啊! 自踏出大學設計學院門,入行到創業經營十多年;也發現設計師一職,跟其他專業之路確很不一樣啊! 「設」定新標準 夠熟練是否好設計師,我認為未成必然條件;反而是看設計師人生有多少閱歴,對既定模式肯逆向反思,把問題從概念起點深層次核心優化,「設」定出新標準及最適切「計」劃來。好設計創意實在是無分老嫩的啊!亦常以這點鞭策自己和學生,心境保持年青,態度與時並進,不因循守舊,才有創新和審美思維。 不同年紀、時代也面對不同問題及處境需求,但永恆共通處的是熱愛生命的人自會愛生活。好設計是關乎人性及融合生活,有關愛為基礎的,只是偶然過程徘徊理性與感性不斷在周旋角力,實可化那些壓力為動力、創作力的。 「家」的感覺 究竟室內設計師眼中,「理想的家」是什麼回事?「家」的感覺從何來?能設計出來嗎? 大眾易受經濟氣氛及媒體報導,或會被宣傳廣告混淆了,對「家」本有核心價值失去批判思考;地產發展商為推物業銷售,可以不惜工本,展示最華麗豪宅「示範單位」裝潢氣派,卻可以無半點「家」的感覺。 來年家居潮流 想起有次出席以《理想的家》為題的論壇演說,分享過去成功設計案例,跟幾位國際設計大師交流;尾段問答環節,現場有位觀眾提問:「來年家居潮流趨勢如何?」 我和眾台上嘉賓突然鴉鵲無聲,剛才的洪辯滔滔舌頭打了結似的。 或許,大家都易受經濟樓市薰陶,好像能購置在某地段和入住某幢樓房便如擁有一個美好的家;為了這個物業,窮一生光陰、耗所以積蓄去追求夢想。若是人生以這個物業投資為最終目標,我沒意見;但若誤以為這就是「成家立室」唯一指標,我卻不敢苟同。 好比醫生看病人般,室內設計師也閲「家」無數;家是由家人組成,而住宅單位卻是由建材家具電器所成。所以家,是沒潮流的,只有建材、家電家品陳設才有一點趨勢可談。 什麼未來科幻風、簡約風、工業風⋯⋯大都是媒體廣告歸立出來某類受人喜愛的潮流風格,絶非反映個人品味時尚。 打造安樂窩 若要打造理想的家,先要問自己、家人(包括寵物);緊記「安樂窩」不是單以想要什麼!而是需要什麼?為大原則。不要本末倒置,被市場商品牽著鼻子走,結果倒模式出來沒個性沒內涵的居所,枉付高昂樓價及裝修工程費後,換來「家不成家」。 註:曾刊於號角月報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