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港八個月,再次回到香港 回家之前,早就想過會有壓力,壯遊過後,回家總不免被家人朋友催促找工作,連番好意詢問以後怎樣打算?(到底是否真心,那就只有他才知道)好像生怕你會變成一個自閉青年/二世祖,終日遊手好閒,不外出工作,依靠家人照顧一樣。在他們眼裡只關心你回來後找什麼工作,每個月的薪水賺多少,對於你去了那裡,中間遇到過什麼都莫不關心,就算你主動跟他說再多異國風情,驚險刺激,他們一樣只關心---薪水。 第一次回家,遇到別人問起這個問題,為免麻煩總會說,好快會找工作什麼什麼的,敷衍回答。 第二次回來,聽到同樣的問題,心裡不禁笑了一下。 我記得在馬來西亞的時候,遇到一個香港人,在畢業的時候,跟朋友用一個月的時間去了新彊、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時候,本來還想繼續去,但後來因為受不了家人及朋友的壓力,最後決定在印度就結束。對於來自父母的壓力,我是可以理解,但來自朋友的壓力?又是什麼回事?在我連番追問之下,終於知道 他所指的朋友壓力是指同年畢業的同學… 因為大家同年畢業,有很多同學六、七月的時候已經找到工作,而且在上班 但唯獨他們兩人還在外地旅遊,因此給他們的朋友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 最後他們選擇了回家…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有離家去旅行的想法 但我亦明白在華人圈內,沒有多少人能夠接受一個人離家一年去旅行 很多人因為家人反對,朋友壓力,最後只好打消這個念頭。 對於家人,我會盡力去說服他們,我不要求他們一定要支持我出去的想法 但最少我會想他們明白我想出去的原因。 至於朋友,我不會期望他們會明白 很多以前相熟的朋友, 隨著歲月流逝,不少人逐漸成家立室,升職加人工。 隨著環境的轉變,大家的想法會逐漸愈走愈遠。 當你離家一年,再次回家,相約一頓晚飯 簡單的一頓晚飯 你會完全無法理解為何昔日的好友變得那麼物質化 每做一件事都先從利益、金錢作出發 相反,你的朋友亦無法理解為何你為何那麼不現實 慢慢地,大家因為不了解而逐漸疏離。 以前面對這種問題,總怕麻煩,隨隨便便找個能夠滿足他們的答案,但現在我反而覺得為何要跟他們一般見識,硬硬的強迫自己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