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刀直入教你7招 !1. 休息(Rest ):睡眠能幫助身體修復組織,因此充足的睡眠能讓肌肉有時間去做修復,並能減緩痠痛,睡眠不足會影響到血糖代謝,讓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 cortisol)大量增加,這些都會讓蛋白質的合成變慢,並妨礙肌肉復原。 2. 動態復原(Active Recovery ):動態復原指的是從事低強度的運動來幫助減緩痠痛,雖然這違反大家的直覺,但根據研究,這算是非常有效且快速的方法,可以考慮像是慢跑、跑步機上行走或者是游泳,這些都能幫助肌肉的血流量增加,加快復原的速度。 3. 喝水(Hydration) :適量的補充水份能幫助身體沖刷出毒素並加速新陳代謝,若飲水不足會導致痠痛惡化甚至引起肌肉抽筋。 4. 充足的營養:均衡飲食,攝取充足營養也能增加肌肉修復,減緩痠痛,假如你缺乏鉀,這種能幫助肌肉收縮的電解質,或是缺乏重要的蛋白質,這些都將增加肌肉復原的時間。 5.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NSAIDS):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如 阿斯匹靈,能減緩痠痛的感覺,但不會加速復原,所以並不被建議用於肌肉痠痛的治療,這可能和研究的給藥時機和劑量不盡相同有關,因此,使用消炎藥物是否對DOMS(遲發性肌肉痛)有效,仍需進行討論。 6. 按摩(massage):在運動後按摩可以提升肌肉溫度及血液的循環,提升組織柔軟性。但對於DOMS的影響效果,支持與反對之文獻皆有。但只要在當下按摩就有助於疼痛的減緩,何樂不為呢? 7. 冰敷或熱敷:冰敷一般使用在急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時,由於組織剛受傷(出現紅腫熱痛的情形),表示肌肉已出現發炎的狀況, 用冰敷的方式讓血管收縮,藉以達到協助控制腫漲與發炎的功效,減少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 Onset Muscle Soreness)的機率。熱敷一般使用在疼痛較緩和後,也就是過了急性期,此時熱敷會促進血管擴張,加速新陳代謝,幫助身體移除發炎物質,讓患部得以修補組織,所以泡熱水澡也有同樣的舒緩效果!一般運動完由於肌纖維急性損傷所以要先使用冰敷,先控制住發炎,等過了一、兩天後,若發炎和疼痛狀況減緩,再開始熱敷,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最後,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有效降低肌肉痠痛的機會,使肌肉能夠調適運動的強度,進而減少肌肉痠痛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