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初試Omakase「廚師發辦」,就學習到對師傅委以信任,因為一般香港人怕吃虧的性格,甚麼都習慣了自己作主,要不問菜單,不問做法,完全信任師傅為你預備的食物,最怕就讓師傅看出了是外行,用一流價錢買了二流享受。 上次只是初試牛刀,說到要吃正宗的Omakase,香港不多於十間,而且大多都是由日本師傅主理,索價由千多元至數千元不等。雖然食物質素是有保證的,但對於我等小市民價位仍屬「堅離地」級別。但最近卻得知元朗有一間鮨店,師傅雖然是香港人,但師承日本師傅,Omakase由$600至$1,300不等,價位相對親民,就決定一試。 如果有到過日本,特別是築地的人,可能會留意到當地有不少店子在門外掛上「鮨」字的布條,其實鮨就是「壽司」的意思,而掛有這種布條的食店,就是表明他們有提供「握壽司」。 正因為上述原因,有提供Omakase的食店,名字大多有「鮨」字,而鮨文也不例外,而「文」字則相信是取自師傅梁文浩的名字。鮨店位於離元朗大馬路有點距離的仁樂坊盡頭,如果不是預先訂座並查看地圖,真想不到這昏暗的小巷內隱藏了一間高級日本食店。但鮨店外牆以雲石裝潢,再配上日本餐館常用的木製趟門,門面就跟港島或尖沙咀的高級日本食店不遑多樣。 內就跟很多日本餐館一樣,地方偏小,約200呎,一邊圍著壽司吧枱可坐10位食客。右手邊頂著skin head的正是本店的主廚梁師傅,拍這張照片時,師傅還幽默地擺出V字手勢。不過話說第一眼真的不能相信這外表年輕的師傅就是這食店的主理師傅,細問下才知師傅15歲就學廚,現已習廚11年,就是現在也不到30歲!!! 不過單看師傅跟不少日本人師傅一樣,以skin head示人,以表衛生形象,就知道他雖然年紀輕輕,但處事同樣一絲不苟。 而鮨店另一邊則有兩張四人枱,全店最多也只能容納18位食客。所以食店基本上只接預約,據師傅所說,未來三個月周末的預約已經爆滿,平日晚上也要至少早一星期訂座。 而吧枱的對面,就是這個酒櫃,當中放了很多不同的清酒,而有「清酒之王」美譽的十四代也在其中。 師傳為了讓人客食到跟日本一樣的壽司,不單用日本米,就連所有魚生,都是每天從日本築地市場空運而來的。 亦有說就連杯碟等器皿也是從日本搜購回來的。 之前提過,Omakase套餐會因應食物數量和食材質素而有不同價格,今次我就試<正>($1,000)這個套餐,包括4件刺身、6件壽司、1條手卷、魚湯、蒸蛋和甜品。 在師傅們預備食材的時候,侍者首先送來兩款前菜($20)。 明太子蓮藕 蓮藕片每一片都非常薄切,上面淡粉紅色的是明太子。蓮藕味道清香,入口非常爽脆。 點擊圖片放大 涼拌海哲 半透明的海哲條條粗幼厚薄平均,調味適中,爽口有嚼勁。 點擊圖片放大 蒸蛋 蒸蛋上面的是黑松露醬,黑松露帶咸香而沒有腥味,蒸蛋入口滑溜,蛋味十足,蒸蛋內還有廋肉、蟹柳、魚蛋片、冬菇和銀杏。 吃Omakase除了為享受最頂級的日本料理外,另一重頭戲就是看師傅表演。師傅除了一邊要預備食材,一邊亦要留意食客進食情況,一邊更要跟食客互動,個人覺得就跟看棟篤笑沒有兩樣。幸好早到被安排坐進正對著師傅的位置,如果坐到山頂位,視覺享受就會大打折扣進而令食物也會相對無味。 據師傅所說,鮨店的海鮮每日均由築地漁市場空運到港,約下午三四點才運抵鮨店,可以想像晚市所用的海鮮有多新鮮! 而遇著漁市場休市日,鮨店也會隨之休息。 這麼大塊的拖羅,除了在日本漁市場外,也是首次在香港看到呢! 點擊圖片放大 師傅細心地把筋逐條從魚肉中抽出來。 吃刺身和壽司都一樣,要由淡薄吃到香濃,先吃淡味的白身魚,魚味較濃的光身魚次之,之後就到味道較鮮的蝦和貝,最後就是油份較多的油甘魚或拖羅。而師傅也是依從這個順序,所以第一道刺身就是屬於白身魚的深海池魚。吃刺身前,我習慣把部份山葵放在醬油旁邊,這山葵呈淡綠色,一看質地就知道是由真山葵磨出來的,跟由辣根造出來的假山葵相比,味道不會過於濃烈嗆鼻,蓋過魚生的鮮味。 旁邊的伴碟是紅酒蕎頭,平常我是不吃蕎頭的,但這紅酒蕎頭味道酸酸甜甜,比平常的蕎頭較易入口。 深海池魚 深海池魚雖然整片都是銀白色,但仍能清楚見到魚身上的紋理。 深海池魚本是秋天當造的魚類之一,味濃甘香,不過當晚這深海池魚味道則比較清淡,幸仍能保持甘香,難怪師傅把它安排為第一道刺身。 點擊圖片放大 油甘魚 油甘魚肉質柔軟細滑,跟深海池魚相比,魚脂較多,味道較濃。 點擊圖片放大 帆立貝 帆立貝味道鮮甜,肉質肥美,口感帶點微彈。師傅在切帆立貝時,故意大力把帆立貝撻在砧板上,帆立貝立刻由撻至扁平彈回原狀,可見其新鮮程度。 點擊圖片放大 +2 拖羅 粉紅色的拖羅上有均勻而細緻的雪花紋,未吃已經在心底嘩了一聲。 眾所周知,拖羅其實是吞拿魚前魚腹的位置,由於該部位運動量較少,所以脂肪較多,肉質較肥美。這拖羅油脂分佈均勻,脂香豐膄,入口即溶,那郁香能維持在口腔頗長時間,其滋味絕非筆墨所能形容。 點擊圖片放大 吃罷刺身後,侍者立刻收去盛醬油的碟子,原來這裡的壽司都是「江戶前」做法,即師傅會預先把壽司調味,如掃醬油、加檸檬汁等,才奉上給食客。而師傅在奉上壽司時,也多次提醒我們要用手食,並且要整件壽司放入口中。 竹籤魚壽司 竹籤魚雖然本身屬魚脂較多的魚類之一,不過經師傅用火鎗火灸後,魚肉連魚皮燒至半熟,魚油被迫了出來,配上香蔥稍減魚肉的膩濟感,味道更為甘香味美。 傅手法純熟,不消數秒,就把米飯握成壽司。 點擊圖片放大 中拖羅壽司 中拖羅顏色同樣粉嫩,驟眼看油脂沒有大拖羅般明顯,口感因為油脂較少而沒那麼嫩滑,但魚味反而顯得更濃,也沒有大拖羅般膩濟。 酢鯖魚壽司 鯖魚本身魚味濃郁,魚油豐富,但因為比較容易變壞,所以大多都會以鹽醋醃之,而梁師傅同樣以醋醃漬。雖然鯖魚本身是平價魚,但其實醃製酢鯖魚卻頗為考功夫,因為醃漬時間及鹽醋份量要拿捏得非常準確,否則鯖魚味道就會過酸或留有腥臭。而這酢鯖魚壽司在奉上時更加上檸檬汁,相比前幾款刺身和壽司,味道比較清新,魚肉香而不膩,也是其中一款我較喜歡的壽司。 銀鱈魚壽司 銀鱈魚雖然貌似普通,但其實外間有不少食店為著節省成本,都會以同樣低脂肪和白肉的淺水魚大比目魚充當銀鱈魚。不過其實從味道和價錢,就能分辨。因為銀鱈魚是深海魚,而深海鹽度高,銀鱈魚為了平衡高鹽度,細胞都會充滿胺基酸,而當中的甘基酸是帶甜味的,所以真正的銀鱈魚味道都會比較香甜。銀鱈魚本身油而不膩,這個銀鱈魚壽司稍微灸燒過,令油香更為突出,肉質嫩滑,味道香甜,加上蔥花,除作點綴外,也能稍減油賦感。 之後助理師傅為了準備下一款有紫菜包著的壽司,才從櫃內拿出密封在膠袋內的紫菜片,拿完所需份量後,又立刻包好放回膠袋內,難怪紫菜都能保持脆口不受潮。 三文魚子壽司 十月開始就是三文魚子當造的季節,這壽司上的三文魚子,粒粒又圓又大,晶螢剔透,未食已經幻想到三文魚子在口腔內爆發的情況。三文魚子入口鮮味非常突出,只簡單配以白飯和紫菜,已經異常美味。 海膽杯 終於輪到這鮨店最具名氣的海膽杯了,師傅一奉上時,又忍不著嘩嘩聲了,連旁邊其他的食客,也忍不著把目光移到我的海膽杯上,心內不禁暗喜。 海膽杯雖然只有心掌心大小,但上面鋪有如小山高的海膽,上面再放上一隻甜蝦,異常誘人。 說是海膽杯,其實就是迷你版海膽蓋飯,而海膽跟米飯的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一。海膽呈深橙黃色,入口豐膄鮮甜,沒有半絲腥味,入口即化,一啖入口,整個口腔都迴盪著海膽馥郁的味道。 從這張相片就清楚看到海謄的份量有多少。 甜蝦同樣鮮甜爽口,不過由於海膽味道太霸道,令甜蝦亦變得相較平庸。 中拖羅手卷 外觀跟平常見到圓錐形的手卷稍有不同,這手卷則呈窄圓柱形。 平常的手卷,魚生多放到最面層,當吃罷魚生後,就剩餘大量淡而無味的米飯。而這手卷整條都混有中拖羅,所以每一啖米飯都能夾雜沾上醬油的中拖羅和青瓜片,感覺啖啖都很滿足。 味噌湯 味噌湯內有豆卜、海帶和蔥花,味道剛剛好,不會像平常喝到的過鹹。 北海道哈蜜瓜 哈蜜瓜顏色呈鮮橙色,皮薄而肉多,瓜肉軟腍而香甜,確是很好的飯後甜品。 經過這一頓Omakase,看到師傅對壽司的熱情令我覺得跟自己有點相像,雖然在外人看來,我們在各自的範籌都有著比別人高的天份,但其賓很多時候,天份與成功沒有太大的關係,能驅使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就,往往都是對該方面的強烈興趣,因為只有懷著濃厚興趣,你才會肯比別人多花上十倍百倍的時間來精進自己的藝技。Malcolm Gladwell就曾提出「一萬個小時」定律,他說一個人只要花一萬個小時在一個範籌裡不斷練習,他就能成為 該範籌的大師。因此,在看到梁師傅無論在處理壽司或跟食客交流游刃有餘的一刻時,我聯想到的不是他天份有多高,而是他對壽司的熱情。 味道: 5/5 環境: 4/5 服務: 4/5 衛生: 4/5 抵食: 4/5 食店: 鮨文 地址: 元朗仁樂坊5號利發大廈地下E 舖 電話: 2285 9477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 12:00-14:30,18:00-22:30 人均消費: $25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