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大三時,我21歲,這年深深地影響著我以後的決定,啟發了我“世界之大,大過於我們的想像”。 大三的第一個sem,我去了韓國做交換生,去韓國唸書,並不是我的第一志願,只是北歐國家太多同學搶,而且我當時儲的錢不夠,所以我在group interview時,沒有表現很想去Sweden,我完全就像被逼去面試,被逼去Sweden,最後,理所當然地去不了Sweden,而去了韓國-我的第三志願(哈哈,很像升中派位)。 廣安里海水浴場(광안리해수욕장) 我選韓國,並不是我很喜歡韓國的明星,韓劇,KPOP,而是很現實的問題,去韓國的生活費比較便宜!出發韓國之前,我一點,是一點韓文都不會,韓國人的風俗也不知道,我只停留在“大長今”的呼啦啦(天啊,那是古代,根本脫節了!)。到了韓國以後,我就後悔了。。。我沒有辦法和韓國人溝通,我最愛就是認識新朋友,不能聊天,我的嘴巴會長青苔,嗚。。。 大家可能會想,港人最愛去韓國自助遊,怎麼可能會?韓國的首都,會講外語的確實很多,就像女人街的商販,不要看他們是大叔,大嬸,他們的生活英文絕對比同年齡的好,大城市,多遊客的地方,他們的外語程度就會提升。而我,去交換的地方,是釜山。三年前,香港人只是愛去首爾,在我心中,首爾是一個萬花筒,釜山是一個沉默的男生,但當你跟他接觸以後,你會被他吸引著。 釜山,一個令人忘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