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南美之旅,觸發了我對各種古文明的興趣,包括印加帝國 (Inca Empire)的興衰。 印加帝國大約始於公元1200年,只有短短三百多年歷史,卻能在短短時間內把版圖擴張,一度成為南美最大的帝國,主要歸功於帝國的第九任國王帕查庫提 (Pachacuti)的英明領導。在帕查庫提上任之前,印加帝國只是一個以庫斯科為中心的小國,直至這位國王上任,他積極擴張版圖,使用不同方法四出遊說其他小國加入印加帝國,包括承諾教授耕種方法、保證大家不用捱餓等等軟手段,使其他小國知道歸順的好處,和平地臣服於印加帝國,達至雙贏的局面。在這個豐盛時期,除了不斷征服一個又一個小國,擴大勢力,印加帝國亦不斷大興土木,鋪設道路和建造吊橋連接山上各個偏遠的部落,造成四通八達的印加路網 (Inca Roads System)。然而,正所謂「成也風雲,敗也風雲」,鋪天蓋地的交通網絡方便了印加人傳遞訊息和運送貨物,造就了一時的繁盛;可惜亦因為交通發達,當西班牙人入侵的時候,通過印加路網,輕而易舉便可以穿梭於安第斯山脈之間,短時間內便攻陷印加帝國一個又一個部落。所以在抗戰時期,印加人亦不得不摧毀部分苦心建設的印加網絡,以阻撓西班牙人的去路。雖然印加帝國最終都不能成功逃離滅國的命運,但這些被截斷的道路,卻成功保存其中一個印加古城,令它沉睡了足足四百年後,完整地再度重見天日,這個古城就是今日大家熟悉的-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一個建立於海拔2430米高的天空之城,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 (Urubamba River),依傍著另一座高聳入雲的高山瓦伊那比丘 (Huayna Picchu)作為背景,山上的建築物和道路排列得井井有條,而且保存得完好無缺,這個畫面彷如虛構一樣,卻又實實在在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多得一個美麗的誤會,我們才得以目睹這個遺失的城市 馬丘比丘從印加滅國後一直沉睡,直至到美國探險家海勒姆賓厄姆 (Hiram Bingham)於1911年意外發現這個古城,才把這個失落的古城-馬丘比丘喚醒。當時海勒姆其實是在找尋另外一個印加遺址Vilcabamba,在當地居民帶路下,來到這個他們稱呼為馬丘比丘(在奇楚瓦語中,馬丘比丘的意思等同古老的山)的地方,山上面的確存在著一個荒廢了的印加古蹟,海勒姆當時還以為自己找到了Vilcabamba,直到他死後,經過後世人不斷挖掘、探究和推測,證實了馬丘比丘並不是Vilcabamba,而是另一個印加遺址,但由於印加帝國缺乏文字記載,這個古城的真正名字、建築用途和背後的歷史仍然是一個謎,而正正因為太多謎團未能拆解,引來更多人爭相前來窺探這個遺失的城市。 登上馬丘比丘 因為希望在最少人的時候到訪馬丘比丘,我和外星人選擇在熱水鎮留宿一晚,乘搭最早的登山巴士前往馬丘比丘。由於首班車在早上5:30出發,我們大約4:45已經到達車站候車,為免太多人等車而不能成為最早登上馬丘比丘的人,怎料大家對古城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熱衷,我們到達的時候,已經有二十多個人在排隊了!數數看,我們已經要乘搭第二班車呢!幸好原來首兩班車是緊接著出發的,所以即使乘搭第二班車也是最早的一批登山旅客。 4:45到達車站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了!為預防高山症,大家手上都有一杯古柯茶。 這程巴士車程大約25分鐘,途中不時會見到徒步登山的旅客,背著大背包和露營用品上山,一步一步登上馬丘比丘,此時我也有些心動想下車跟他們一起走,不過這個念頭在一瞬間後便旋即被摧毀了,因為我聽到「淅瀝淅瀝嘩啦嘩啦」的聲音... 下.大.雨.了!此時登山者們都盡顯狼狽的樣子,而我們雖然身在車廂,同樣臉色一沉... 嗯... 我們忘記了帶雨傘!其實三月尾是雨季和旱季交接的時份,偶爾都會下雨,不過我們把傘留在背包客棧裡頭...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一下車就有當地人兜售便利雨衣,實在是太貼心了! 解決了下雨的問題,入場前另外一件要辦的事是要找一個會英語的講解員,陪伴我們入場,講解馬丘比丘背後的歷史。雖然暫時官方尚未正式落實規定要有講解員陪同進場,但是我們覺得來到這種歷史文化遺產,必須要了解背後的故事,否則面前的只是一堆爛石頭而已。 由於雨勢太大,沒有太多人登山,講解員不想耽誤我們的行程,以優惠價吸引了我們包團。整個行程大約1.5-2小時,在古城逛一個圈,講解印加古城的歷史故事。講解員說雖然這個地方缺乏歷史記載,但經考古學家分析在這裡發挖出來的骸骨和文物來推測,馬丘比丘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印加人並沒有打算在這裡長住,只會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才會前來這裡,感覺上比較像一個進行宗教儀式的地方。 一進場就會見到用來紀念發現馬丘比丘的美國冒險家海勒姆賓厄姆 (Hiram Bingham)的紀念牌。 一大清早不只下大雨,而且超級大霧,這個情景彷彿走進了仙境一樣。 太陽神廟 Sun Temple 在印加人心目中,太陽神因蒂 (Inti)是至高無上的神,因為太陽普照大地,令農作物得以生長,所以印加子民都崇拜太陽神,特別是渴望收成的農民。太陽神廟在很多地方都會見到,而在馬丘比丘的這一個,建築比其他太陽神廟特別。一般來說,印加建築主要用石頭興建,石與石之間並沒有用任何物質粘在一起,只單憑精心雕琢打磨,令每一塊石頭天依無縫地跟另一塊石頭緊接在一起,這種技術用來打磨平面,都已經夠困難了,馬丘比丘的太陽神廟竟然是弧形的!從高處望過去,這座太陽神廟有點像英文字母的P字,到底是誰想出的鬼主意要打造一個那麼高難度的神廟呢?而神廟上的梯形窗戶也有著特殊的設計,每年的6月21日,是南半球的冬至,陽光會通過窗口直射到神廟中央的岩石上,起著計算日曆的作用。真的很難想像他們怎麼計算出這個小窗口的位置,一切都太精確了吧,難怪常常有言論認為印加人的鬼斧神工是傳授自外星生物! 從高處望過去,這座太陽神廟有點像英文字母的P字,要打磨出完美的孤形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這也正好反映出太陽神廟的重要性。 從遠處望過去太陽神廟,特別的形狀讓它看起來獨當一面,就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咁鮮明,咁出眾。 從這道門可以通往神廟,兩層石門象徵著裡面是重要的地方。 門的另一面,請幻想這裡曾經有一道木門,而上面凸起的位置是用來繫著木門的開關,而在門關閉後,利用兩旁的洞洞把門鎖上,要裡面的人開門才可以內進。 太陽神廟的外牆,石塊是全馬丘比丘最公整的,顯示這個地方是最最神聖的地方。 在太陽神廟下面有一個小山洞,相傳曾經是放著印加國王帕查庫提的木乃伊,但亦有人說是用來奉獻祭祀的地方,兩個學說加在一起,豈不是把國王奉獻的地方?!太意想不到了吧。 這些無縫的梯級在古城偶爾會見到,用一塊完整的石頭打磨而成的階梯。不過千萬不要爬這些梯級,為了保護古蹟,官方已經興建了可供旅客使用的樓梯,以防大家把古蹟踩破。 國王的居所 馬丘比丘不是一個普通的城市,而國王當然也不是長居於此,但如果國王來到,都總要有個地方讓他面見大臣和休息。在太陽神廟附近,我們找到了國王的故宮,故宮的石塊公整度僅次於太陽神廟,建築物的底部較為公整,而上面比較隨意,可見印加人還是比較崇拜神明。而圍繞住這個地方的是侍從住的地方,石塊的打磨明顯更加隨意。所以從石建築的仔細程度可以推測出每個建築物背後的真正用途。 在國王的居所中,中間的是國王面見大臣和辦事的地方。而由於印加子民相信印加國王是一個活神,有跟神明溝通的能力,在這裡會發現一些石頭在地上,注滿水後就好似一面鏡子,由於這個位置沒有屋頂,鏡子可以反映著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星,而他們崇拜的神明就住在天上,所以印加人相信從倒影裡面可以得到一些來自神的啟示。而旁邊的房間是國王的寢室,講解員叫我們發揮一下想像,幻想床的位置其實鋪滿軟綿綿的動物毛,國王可以很舒適的躺在床上休息,牆上面像窗的位置放滿裝飾房間的擺設,然後又指著其他地方說那一邊是淋浴更衣的地方... 嗯嗯... 真的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啊。 國王面見大臣和辦事的地方,中間的石頭就是用來與神明溝通的工具。 國王的寢室,請幻想床上鋪滿草泥馬的毛,軟綿綿的,國王可以很寫意地躺在床上,而牆壁上的像窗又不是窗的地方,放滿裝飾房間的擺設。 神聖廣場 (Sacred Plaza):馬丘比丘主廟、三窗廟和栓日石 走到馬丘比丘的神聖廣場 (Sacred Plaza),會見到馬丘比丘主廟、三窗廟和栓日石。雖然大家深信主廟和三窗廟在馬丘比丘有著重要的位置,但是大家都尚未確定這兩個廟的真正用途,只是估計會在這裡舉行祭典。至於栓日石,是一個利用太陽計算重要時節的工具,在印加人的曆法中,他們會從陽光的影子計算出重要的時節,例如夏至、冬至等等,提醒他們收成的日子,而月亮才是用來計算月份的,這個對他們來說反而比較次要,因為不會影響他們的生計。 馬丘比丘主廟只有三面牆,其中一面有些傾斜,可能因為馬丘比丘正在慢慢下陷,雖然每日限制了2500人入場,但畢竟這個數字對馬丘比丘的負擔都實在太大了。 三窗廟-名副其實有三道窗,不過用途不明。 栓日石-形狀雕琢得非常特別,利用太陽的影子,計算重要時節的工具。 在神聖廣場後面,會發現很多隨地亂放的大石,估計馬丘比丘其實尚未完成。 偶爾會見到向印加神明奉獻的地方,印加人會把他們的神獸駱馬 (Llama)殺死,奉獻給神明作為祭品,祈求神明保佑。而這個地方的設計也很周到,殺死駱馬的位置有一條管道,駱馬流出來的血會經過管道流走,不會把地方弄髒。 走著走著,又發現注滿水的石盤,大概都是用來觀看天文的鏡子。 神鷹廟-經過印加人雕琢過的巨型岩石,形狀像一隻張開翅膀的神鷹。 講解員跟我們講解過馬丘比丘的重要景點後,便跟我們道別了,真的要非常感謝他,因為「我哋今日真係學咗好多嘢呀!」接著下來的行程都是自己在古城內隨意穿梭,趁著霧氣開始散開,正好繼續往上走,找一個最佳的位置俯瞰馬丘比丘,同時欣賞傳說中仰望著天空的印加巨人!(待續) 延伸閱讀-全部南美之旅遊記和行程規劃 http://www.thetravelovers.com/旅-♥-南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