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標籤大家都會留意,又有7+1,又有成分表,有些更有能量比率。到底是否全部都需要研究? 有沒有快速方法去了解食物健康與否? 成分/配料成分是由多至少排列,這個例子的話,就是小麥粉用最多,其次是水和麥糠。 如果想快速決定食物的質素,可以在成分/配料看看首3位,如果當中有油/糖,便可以初步理解為高脂/高糖的食物了。就如以下這個排包為例,第三位就是砂糖了。 比較糖、脂肪、鈉含量 當有初步概念,想更準確了解食物買唔買得過呢?想比較同類型食物,邊款更加健康,我地主要睇糖SUGAR 同埋脂肪TOTAL FAT ~記住要以每100克計算,脂肪低於10克 + 糖低於10克,一般都是好東西了! 以這兩款同牌子的粟米片為例:左邊的脂肪是1.9克 ✅ 右邊的脂肪是0.8克✅左邊糖是 18.5克 ❌ 右邊的糖是9克 ✅心水清的朋友,或者已經知道這兩個營養標籤是甚麼了 左邊的就是標榜低糖的SPECIAL K,右邊就是Kellogg's 原味粟米片(公雞) Special K 還好意思說「2星期窈窕計劃」,明明脂肪比同牌子的粟米片高出一倍有多,每100克足足3.5粒糖!就算我買公雞,再自己加一匙砂糖,都比special K好😹 所以大家都要小心這些"低糖"營養聲稱,很多時都變成marketing 的技巧,一不小心就會跌入健康陷阱了。 總括:成分/配料的首3位,盡量希望沒有油/糖每100克計算,脂肪低於10克; 以及 糖低於10克以上方法基本上適用於7-8成食品,當然,也只是幫大家快速找出"合格/不合格"的食物,不能一概而論。有甚麼想知多D 歡迎留言或者私訊我架😃◆隨心分享健康資訊◆FB: Lazy diet營養師日常筆記◆IG: lazydiet.hk◆Blog: https://hklazydiet.blogspot.com/202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