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這些令人煩惱的儲存問題:媽媽買回來的東西沒處放、家裏的儲物櫃永遠不够大、女而的玩具太占空間、昨天買到一輛單車却不知道安置在哪個地方等等。迷你倉的開設就是爲了更好的幫助客戶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很多迷你倉經營者都不知道開設迷你倉時要注意哪些點,而且很多經營者都不知道迷你倉以下這四點。第一:迷你倉高級設備 “迷你倉的頂上裝了除濕機、電路板等智能模塊。整個設備的高度在6.67米左右,有些層高較低的地方地下庫可能就不適用了。”迷你倉目前還在研發的二代産品會降低高度、增加占地面積變得“矮胖”些。 迷你倉倉庫采用智能恒溫除濕技術,當濕度大于60%時除濕機會自動開啓。此外,紫外消毒機會定期爲物品消毒殺菌,紅外感應人體距離則可自動打開倉內照明。它還采用高級的聯網設備,人們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軟件實時監控。第二:迷你倉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大多是地方物業和我們聯合推廣,我們付給物業場地租金及物業費,也有些是直接跟業委會合作。”迷你倉經營者說。 什麽人在租迷你倉?他們往倉庫裏放什麽? 據redbox的迷你倉經營者介紹,他們有一位客戶是個一個購物狂,喜歡買和囤貨,家裏儲物櫃完全不够放,就在空間號租了一個迷你倉。“她買了一個4層儲物架,放了滿滿7箱換季衣物、雜物,其餘的空間放了7個拉杆箱、兒童玩具和風扇。這相當于多了一個走入式衣櫃”。 在這些redbox的用戶中間,55%是由于居住面積太小,另有55%是因爲購買力較强,東西太多,還有60%是存放一些收藏品,如包包、鞋子、字畫、紅酒等——倉儲間恒溫恒濕的環境適合存放這類産品。“現在,朋友圈裏還有一些人在做微商。很多微商把貨囤在家裏,堆得到處都是,迷你倉就能很好地解决存儲的問題。”迷你倉客戶表示。第三:迷你倉安全嗎? 目前,這些倉庫都安置在封閉地方,不對外開放,物業管理已經將地方裏活動的人員過濾了一遍,相對安全。另外,倉庫用鋼板製成,基本沒可能用工具强行撬開。“但是建議用戶值錢的東西還是要放在家裏和銀行的保險櫃,我們主要提供的還是倉庫的儲存服務”。 同時,空間號也要求用戶不能存放違禁品。“會登記身份證,幷在合約中規定不能存放違禁品,要配合公安定期檢查”。 放置迷你倉,對地方有什麽要求?“只要地下室不滲水。”迷你倉客戶說,倉庫采用阻燃材料,且可以移動,“消防也沒有問題,在香港島地方安置的時候有消防來檢查過”。 唯一的問題,就是它目前沒有防水功能。“一些老地方跟我們提出想安裝在露天,但這目前無法實現。”迷你倉客戶坦言。家裏搬出去的東西很難再搬回來?第四:這幷不是第一個出現的迷你倉庫 早在6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迷你倉庫的鼻祖“迷你倉”就已興起。目前,迷你倉已發展爲成熟在美國有了4家上市公司。 “但模式不太一樣。”迷你倉客戶說,國外的這種迷你倉庫比較像開一家店,租一個幾十方幾百方的空間經營倉櫃。“還有香港電影裏常出現的寄存櫃,很多安置在寫字樓,用散發廣告單的形式覆蓋附近7公里內的客戶,自存自取”。而“空間號是一台機器櫃,只要客戶有需求、地下空間環境是可以的,就能安裝使用。” 此外,迷你倉經營者一點都不擔心市場問題。在他看來,這是一款剛需産品。 “當人均GDP超過4600-5500美元,消費能力會釋放出來。消費産品的檔次、質量都在增長,大家會不停添置東西,但住房面積又不能無限拓展,100方的房子一般要住三代人,想要住得舒服點的人肯定是越來越多。”他計劃明年在香港西九龍投放40-100個這種倉庫。 同樣的,他也不擔心續租率問題:“一旦你把家裏9平方米的東西搬出去,隨著買的東西越來越多,就很難再搬回來了。”目前在香港內,類似的迷你倉庫項目還有:蘋果倉、redbox迷你倉等。